家庭系统中的界限、等级和规则

2023-05-18 20: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系统中的界限、等级和规则》,欢迎阅读!
界限,等级,规则,家庭,系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系统中的界限、等级和规则

作者:王天文

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8年第04

【关键词】家庭系统;界限;等级;规则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2-0063-02 【作者简介】王天文,南京玄武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南京,210016)主任,心育教研员,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注册系统心理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校外硕士生导师。

素有心理治疗第四势力之称的家庭治疗流派认为,个体心理困扰是家庭系统问题的反映。家庭系统的问题常体现在家庭互动上,而影响家庭互动的三大要素分别是:界限、等级和规则。《放下 接受 分享》(以下简称《放》)中的小L、《用电影开启你的心门》(以下简称《用》)中的小盼和《厉害了,小杨哥》(以下简称《厉》)中的小杨,这三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都经历着父母离异的现实,也都有渴望健康成长的内驱力,这让咨询师有机会帮助他们接纳家庭现实,在个人、家庭和学校集体中寻找资源,迈向身份认同和接纳自我的成长旅程。

20世纪50年代正式登场的家庭治疗流派拥有一套深具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即无论咨询师是心理动力取向、认知/行为取向,还是经验/人本取向,抑或结构、沟通/策略取向的家庭治疗,都拥有一些共性的视角:他们认为家庭整体运作和功能的发挥,是依赖于家庭内部个体、配偶、亲子和同胞四个次系统的互动实现的。从家庭视角看,三位中学生的症状缘于家庭配偶这一次系统从法律层面解体(父母离异),因此,这三位的症状再次诠释了家庭治疗流派的核心观点:个体的症状是一种失功能的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此时,咨询师的及时介入,起到了帮助学生重新适应家庭新的格局和变化、发现家庭功能新平衡点的作用。 一、界限的重划

家庭内部存在一定的界限,清晰的界限有助于维持彼此间的分离,同时也增进整个家庭系统的归属感,否则,会导致家庭结构不合理,从而产生问题。《放》中的咨询师在与16岁高一女生小L交谈时,清晰地看到其夹在父母之间的纠结,家庭亲子次系统和配偶次系统间的界限被混淆了。父母这对配偶次系统之间的爱恨情仇过多地渗透进了亲子次系统中,女儿被迫成为父母之间的第三者。她不仅是情感纠结的见证者,而且被迫成了评判者,这不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能够承担的。所以,当界限被打破的时候,父母之间的权利争斗引发小L的焦虑、冲突,对其而言起到了防御作用。咨询师的精彩之处在于:运用家庭治疗中最常用的关系性提问方式,引导她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进行对比,帮助她分清界限。让我们从原文的这段来细细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会:是呀,可能在你爸爸眼里你妈妈不是他理想的妻子,但在你眼里她是个好妈妈。我们在生活中总有很多角色,你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伙伴,也是爸爸妈妈的女儿……”这是咨询师第一次精妙的澄清,界限就这样被重新划分出来。咨询师的第二次精妙澄清:当小L告诉咨询师,她决定要去爸爸家住一天后,咨询师问:你爸爸邀请你的?”“不是,我还没跟爸爸说。”“哦,是你自己的主意!这次不仅仅是澄清,还帮助小L重构界限。

对界限的澄清和重构,让经历和见证了父母离婚的高中女生,慢慢成长为一个懂得怎样去爱的人。

二、等级的解构

关于等级,可以从《用》一文中咨询师对来访者小盼的描述——“父母离异,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开始分析。这些词语都彰显着一个含义,那就是等级。从社会文化层面看,弱势群体中包含离异家庭的儿童和留守儿童,这种群体文化赋予的标签性内涵已经不言而喻;从民族传统习惯来看,隔代教育对中国而言是普遍现象;但是从家庭系统角度看,父母才是家庭的核心轴,越俎代庖任何次系统都会给其他次系统带来混乱和冲突。

家庭系统中的各次系统有自己的功能、责任和权利,保持各次系统的等级关系,家庭功能才可以维持常态,这就是家庭治疗模式所阐述的等级内涵。《用》文中的小盼,16岁的高一女生,父母离异,父亲再婚,与继母、弟弟在外地生活,而她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一现实状况给小盼带来了家庭次系统等级的混乱。

对小盼而言,咨询师的行为作业——给弟弟写信、跟父亲通电话意义非凡:加深与不同等级家庭成员的关系纽带,有利于身份认同,空间距离不再是导致内心冲突(被抛弃感)的原因;与同学相处方法的具体指导,也是从家庭中学习与同等级亲人互动经验的拓展;澄清爷爷摔伤的责任不在于小盼,这点使她充分意识到等级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而减少自卑感。

三、规则的弹性

家庭治疗模式认为,规则是家庭成员在互动中约定或者自然形成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固定性,逐渐形成家庭规条,对个体行为起着监管和控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则系统,如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等。

《厉》文中的小杨是个14岁的初二男生。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增加家庭次系统的灵活性可以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有担当的个体。小杨有个不断打破规则的父亲,包括打破社会规条(借钱不还,自己躲出去)和家庭规条(难以承担起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责任),这让小杨认为,不遵守规则会带给家庭成员痛苦,但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这种冲突作用在小杨身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表现为:在学校遵守规则,学习优异,而通过在家与奶奶发生冲突来宣泄内心的愤怒和不安。因此,小杨的内在冲突与规则密不可分。

咨询师用担当帮助小杨寻找遵守规则的最佳平衡点。竞选班长让小杨学会处理好遵守和打破的关系。咨询师鼓励小杨多动脑筋,为班级管理提供新思路,打破在家中以冲突表达愤怒的模式。在为班级做贡献和缓解与祖辈关系的同时,小杨进一步意识到:竞选班长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对自己价值的认可,这打破了小杨原有的信念规则。咨询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小杨不再僵化地坚持原来的规条,而是有弹性地执行规条。正是这份弹性,使得小杨获得了安全感,并增强了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陶勑恒.心理咨询与辅导(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db103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