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

2023-02-10 20:2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欢迎阅读!
经济体制,弊端,社会主义,传统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

传统社会主义的弊端

一、割裂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只在生产关系上做文章,离开生产力和人民利益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使之走向更高程度的公有化,生产力就能不断地向前推进,不承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最终决定作用,不懂得更高程度公有化和更大经营规模的所有制关系是适应新生产力要求的产物。这样做,客观上必然伤害到代表现存生产关系的那部分生产者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这种抵制其实是维护生产力的要求和呼声,但又被当作“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成为不断发动政治运动去打击的对象。意识形态的革命化、生产关系的完美无缺、固守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被动保守、固步自封等种种因素的迭加,使生产力迟缓发展甚至停滞不前已经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

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都犯了急于求成、急于求纯、急于过渡的错误。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与建成混为一谈,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短暂的发展过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并形成了一种过度集中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影响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其他国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前苏联在战争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在恢复经济、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基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套用了苏联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它严重地束缚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导致官僚主义盛行,经济效率低下,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四、没有将社会主义本质和表现形式区分开来。例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原则、特征,当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也当然要坚持它,但在认识上必须明确,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而不是相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只是由于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而存在,而被肯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质本身,不能简单地与社会主义本质划等号。

五、讲关门不讲开放。相当长时期,在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上,高看了共产主义,低估了资本主义,高估了社会主义,忽视了封建主义,从而扭曲和僵化了马克思主义。我国片面地把“自力更生”解释为“万事不求人”,搞自我封闭,不同程度地把社会主义经济与世界市场隔裂开来,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fe35c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