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2023-01-21 16:41: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改进,探讨,措施,行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作者:杨蕊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第01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解体,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实行的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就会影响会计核算质量, 弱化会计的监督职能,也会造成国家税收的损失。怎样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为经济发展夯实会计基础,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就此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会计问题;改进措施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虽然经历了由会计委派制到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支付等过程,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不能简单地认为账有人记了,钱有人支了,单位弄个跑腿的就行了。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必须依托本单位具有一定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人员来加强管理。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长期以来,多数单位固有资产管理这一块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前瞻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管理意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拨款的使用和资产的利用效率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许多单位并不考虑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使有些资产长期闲置,甚至浪费流失。二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招标、采购、验收、使用、交接制度,账、卡、物核算制度,调出、调入、盘盈、盘亏、清理制度,相关责任赔偿及追究制度等不健全,或流于形式,造成家底不清,尤其是流动性强的贵重资产,如:照相机、摄像机、便携式计算机等长期被个人占用;有的单位根本不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随意出租、出借,甚至变卖国有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资产产权关系不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任何个人无权占有和私自处分。而有的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目无法纪,把国有资产私自作价处理,将非法处置所得转入单位小金库,还有单位的保管员把长期闲置资产随意变价、低价处理,装入个人腰包。

1.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不真实的发票得以报支的现象随处可见。二是会计核算不符合制度要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许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会计信息大量失真。还有部分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不相容职务未按规定分开、不能达到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目的。三是一些单位领导人、财务负责人法纪观念淡薄,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截留财政预算收入、挪用、占用专项资金;有的收入不上账,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严重违背了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更容易滋生腐败,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工程投资缺乏监督机制、基建项目暗箱操作,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一些单位对投资项目缺乏效益分析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对工程项目预决算不采取社会公开招投标,进行暗箱操作,缺乏对决策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况且基建、维修等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量往往比较大,这恰恰成了某些单位领导人发家致富的捷径。他们往往利用手中之权做损人利己之事,在表面上制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假象,实际上是内定了中标者,中标者往往不是最有实力的,大量送出回扣的投标者成为最后的中标人。这些拥有决定权的人也堂而皇之地将公款装入了个人的腰包。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部门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了隐患。

2.2、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应安排的项目人为安排资金,致使应该安排的项目预算不能打足,影响了预算编报的准确性,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也给项目的绩效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

2.3、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引起财政预算管理和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重大变革,势必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因此进行相应的改革,已不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会计制度滞后于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2.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3.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

3.2、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促使有关单位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节约使用财政资金,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贪污腐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3.2.1、加强对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财经法规培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基建工程项目监控制度。基建、维修等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量往往比较大,所以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必须接受全过程审计监督。对施工、工程用设备、材料的预决算要采取社会公开招投标方式,并严格落实到审批、采购、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款、验收、保管、使用等工程物资的各个环节。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构筑以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3.2.2、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盘点,每年必须全面盘点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三要完善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制度。防止随意报废和变相低价销售。四要加强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区别情况进行按责赔偿。

3.2.3、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职能作用。把行政事业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使审计资料、审计信息的共享。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作用,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审计监督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的原则,彻底改变掐头去尾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并要依法执行部门预算,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组织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绝随意变更预算、追加预算的做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财政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暴露出重重问题。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现有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进行研究和总结的过程中,某些具体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的细致和深入,还应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收集所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巫继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对策[J].会计导刊.2010,(3. 2、关静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c8e5d4ec3a87c24128c4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