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

2023-01-31 06:0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欢迎阅读!
溶解度,定义,什么

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

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

1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通常把在室温(20°C)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


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2溶解度计算的注意事项:

1、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质量达到溶解度时,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时,必须是饱和溶液才能进行。

2、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的数值总是大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值,根据此规律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3、在一定温度下,物质溶于水的最大量是根据其溶解度的数值换算出来的,超过这数值的质量,不进入溶液,因而不能把没有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列入溶质质量去换算成溶质质量分数。

3溶解度相关的例题

某温度下,将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3c2f06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