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2022-04-01 11:18: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欢迎阅读!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由于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倡导诗文革新,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出明道致用的文学主张。他不仅是古文家,在诗、词、赋的创作 醉翁亭记上也极有特色和成就。欧阳修的散文平易流畅,清新自然,具有婉约含蓄之风貌。如其最有名的〈醉翁亭记〉,写于贬知滁州之时,欧阳修寄情山水,从而领会到山水之乐、游宴之乐及与民同乐之乐。文章以「乐」字为主线贯串全篇,脉络清晰,形成往复回环的韵律,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自己以顺处逆的怡然心境。全篇笔致清丽细腻,文词练达,韵致无穷,是山水游记的千古佳篇。 至于〈纵囚论〉则是欧阳修翻案文章中的名篇,旨在对唐太宗纵囚史事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既是翻案,文章势必有破有立。文中除了驳斥唐太宗纵囚将致「上下交相贼」,其目的不过在于施恩求名,因此认为圣王治国应「本于人情,不立意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以建立常法。全篇剖事析理,缜密周到,透辟深刻,其逐层论辩,极能令人信服,如「刀斫斧截,快利无双」《古文观止》吴楚材之评语),是一篇发挥雄辩之才的力作。 欧阳修除了是文学家,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他所奉诏修撰的《新唐书》,及独力撰述的《新五代史》,都是别具文学特色的史学名著。如〈五代史记一行传叙〉是为了表彰在乱世中特立独行、有益风俗教化人士所撰〈一行传〉的序文。文中感叹五代之世伦常败坏、廉耻不复之际,其间能洁身自负之士鲜见于世。欧阳修撰史为扬善彰名,于残阙史料中搜罗,而略可叙录者仅得四、五人而已,从中可见欧阳修仿《春秋》笔法褒善贬恶、端正人心的批判精神。全篇文笔简炼明净,很能发挥序文钩稽作意的功用。



欧阳修写文章,草就纸上、粉于壁,兴卧观之屡思屡议,垂暮之年常逐篇修改自己生平所写的诗文,所谓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王安石评定欧阳修的散文风格: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辙称其文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文理自胜(《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欧阳修学韩,而又不拘于韩,如碧波荡漾的清池曲水,有别于韩文的浑浩流转之长江大河。清代袁枚说:欧公学韩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但史料价值不高,刘攽曾说: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宋稗类钞》有好个欧九,极有文章,可惜不甚读书之语。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汤盘孔鼎岐阳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以来圣


贤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篆分隶诸家之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事伟丽工妙可喜之,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创立了应用文的概念。在《辞副枢密与两府书》中云,嘉祐五年十一月奉制命授枢密副使,学为应用之文。他认为应用文的性质是实用的,把应用文当作独立的文章体裁。 据日本九州大学教授东英寿说,欧阳修的96封书信,收录于奈良县的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馆藏《欧阳文忠公集》 内,是13世纪镰仓幕府所设金泽文库从中国采购,但未被编入明代定本全集。书信多为欧阳修写给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等友人的境遇之谈、感谢函等。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 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 。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 《易》《春秋》 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亿多篇,简称《集古录》 ,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 (《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0f1dd533d4b14e852468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