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

2022-12-18 21:55: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输出,输入,语言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应该并重。在重视输入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输出实践。

一、语言输入假说和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一)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是接收“可理解的输入”.他认为有效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1)可理解性;2)趣味性或恰当性;3)非语法程序安排;(4)足够的摄入量。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度假设”: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情绪不稳,过滤的程度就越强,语言输入的损耗就越大,习得的收获就越小.对于那些非自然环境中语言学习者来说,仅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帮助学生从课外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

(二)Swain的“输出假设"

Swain 在长期的观察基础上,于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设”.他认为语言输入固然对二语习得很重要,但它并不是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学习者不仅需要大量接触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才能达到准确而流利地使用目标语的水平。

(三)语言习得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输入是输出的前提,输出既能检测输入的效果,又能推动更有效


的输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

二、语言输入假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供难易适中的语言输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时间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因此教师的课堂用语应尽量用简单的单词和简短的句子。在小学阶段,slow English is good English.教师语速要慢,并且要充分运用肌体语言.

(二)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英语课堂只有保证大量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存在少量的输出.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在增加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上下功夫。

教师要尽可能的设计多样活动,围绕中心目标带领学生操练语言。尽可能给学生设计情境,引导他们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输入。

三、 可理解性输出理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为输出,只有经过学生理解吸收,同时伴以实践和输出,才能被内化和掌握。

(一)重视输出活动的准备过程

语言学家Krashen在他的输入理论中曾强调,在学生接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往往会出现一个“沉默期”,这是他们借助听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的时期。如果这时老师强制他们发言,只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55c7ca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