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课堂笔记(1-7章)

2022-04-28 17: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代史课堂笔记(1-7章)》,欢迎阅读!
课堂笔记,近代史



第一、二章无笔记

第三章

一.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不能实现?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时代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一切具体原因都是由这个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1.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造就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格。 西方资产阶级----低下的社会地位,要生存必须同封建主义进行义无返顾的斗争,造就了它反封建的坚强性格。

中国资产阶级----由封建的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这使中国的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微妙关系。

2. 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给建立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造成了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强大的多的障碍。

西方----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障碍力量,只有封建势力。

中国----阻碍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力量则有两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 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武器已经过时。

同西方早期的资产阶级一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所运用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是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却各不相同。民主主义思想对于反封建还可以显得雄风犹存,但对于反帝却是无能为力。

第四章

一.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1选择借助超然于政治的思想文化改造的方式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2在紧迫的救亡危机面前选择复归现实的政治斗争 3在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中倾向社会主义理想

4、通过深入的理论比较和大胆的实践论证,选择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列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备了成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条件。

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条件。

3、五四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桥梁作用,他们深入工农民众,用马列主义唤醒、武装中国的工农民众,直接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列主义的相结合。 三.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确定 1、党的一大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大会明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奋斗目标是彻底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手段,是通过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2、党的二大重申了党的最高纲领,并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制定,标志着作为一个完备形态政党的正式形成。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如果只有最高纲领,而没有为实现最高纲领而奋斗的阶段性的最低纲领,那么这个最高纲领就是空想,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东西;如果只有阶段性的




最低纲领,而没有最高纲领,那么我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第五章

一、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需要实现革命战略重心的三重转移: ——由组织民众运动转向开展武装斗争 ——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着重发动工人转向主要依靠农民

二、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意义:

1、三大起义提出了武装斗争的宝贵主张,从实践上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2三大起义在指导思想上依然主张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或配合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的失败表明,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已经不可能了,只有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才能存活下来。



第六章

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标志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二、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形成了相互配合、不可或缺的战略态势。 初期:既有战略统一行动,又有战役直接配合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此时如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敌后战场。刚刚改编的八路军主要在山西战区从侧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正在形成中的敌后战场取得了一些漂亮的战役胜利。雁门关、阳明堡是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会战而展开的,忻口会战也成为国共双方配合得最好的一次会战。

中期:两个战场空间脱离,但战略上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调整了对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根据地,对国民党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也因之发生了变化。军事上消极抗日,但针对日军的有限进攻还是组织了十几次的大战役。其对内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此后,国民党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敌后战场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地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形成空间脱离的态势。共产党敌后战场依靠奇异变幻的人民游击战术,牵制了半数以上的日军和绝大部分的伪军。

后期:两个战场关系尽管趋于被动,但基本上保持着战略策应与掩护的关系。

战略反攻阶段,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党独裁与民主政权立场上的对立,国共两党的关系已趋于被动。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局的胜利推进的形势下,虽然由于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避战观战的政策,产生了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但国共两党在各自战场上展开的战略反攻,共同宣判了日军失败的命运。

三、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制定全面抗战的路线,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2、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




广大的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3、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第七章

一、战后国内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集团之间的矛盾 二、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努力: 1 重庆谈判中国共两党的较量 毛泽东冒险应邀赴重庆谈判

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在政权和军队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 达成了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双十协定》 2、政治协商会议台前幕后复杂的政治斗争

共产党为团结各民主党派在军事等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

政协会议形成关于和平建国、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宪法草案、军队问题等有利于和平民主的成果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4.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2604fa31b765ce050814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