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

2022-04-18 03:3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欢迎阅读!
妇人之仁,君子,还是

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 ——《鸿门宴》中项羽性格之讨论

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认为这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试对这两种说法做一些评论。

这的确是一道好题。它为同学们认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项羽打开了一扇窗户,能使大家对同一事件中的同一人物见仁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般人认为,项羽是一个“沽名钓誉,自矜功伐,刚愎自用,无谋自大”的人,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其实,历史是供人评说的,项羽到底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不能一概而论。我将之交给学生去评论,学生的答案也精彩纷呈。

有的同学说:刘邦与项羽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又曾约为兄弟,他们都曾在怀王的领导下“戮力西向而攻秦”。在鸿门宴上虽有矛盾,但还不至是敌我矛盾。项羽不杀刘邦并且“留沛公与饭”,受其“白璧一双”,正表现了他能顾全大局,宽宏大度,不耍阴谋,坦率豪爽的“君子之度”,与刘邦的笑里藏刀,阳奉阴违,阴险狡诈,利己负义的“小人嘴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的同学说:项羽看不出刘邦的险恶内心,看不到灭秦以后“攻守之势”的变化发展,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只满足于做诸侯的首领,不懂得政治斗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两面三刀”之术。只是一个政治眼光和政治头脑的赳赳武夫。


还有的同学说:自古无毒不丈夫,大丈夫应“相对而动”,夺取天下应不择手段。刘邦的野心勃勃,笑里藏刀,阴险狡诈,那是雄才大略,坚决果断,能伸能屈,多谋善熠的表现,项羽的“为人不忍”乃十足的“妇人之仁”。

也有的同学说:刘项之争,实际上是小人与君子之争。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小人常常优于君子。小人居心叵测,阴险狡诈,而君子光明磊落,胸无城府,然而“明枪好挡,暗箭难防”,君子常常初小人暗害,遍体鳞伤,最终丧命。而小人一旦得志,又会大言不惭地说:“夫天下之大,惟有德者居之。”项羽的性格弱点,正是他“君子之度”的标志;刘邦的性格优点,则是他阴谋家的禀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本来就是个性化极强的。对历史人物,我们应结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联系当时具体的政治形势和人际关系,作全面客观的分析。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也是特定时期的特定含义,并不能看作是对项羽的权威评价。

项羽这样的形象,在文学史上散发着永久的魅力。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不是为了培养政客的阴谋家,而是为了让学生从文学名著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所以我们更应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去探讨项羽的性格,从“人格魅力”的角度去发现项羽身上人性的光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5c998733687e21af45a9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