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兰亭序》真伪及其下落

2022-03-27 00:5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兰亭序》真伪及其下落》,欢迎阅读!
兰亭序,魏晋,南北朝,真伪,下落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兰亭序》真伪及其下落

《兰亭序》真伪及其下落

1965522日起,《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他认为,王兴之是王羲之的堂兄弟,谢鲲是晋朝宰相谢安的伯父,二人的墓志都是用隶书写成,和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一样,他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并经多方考证,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当时的思想,从而确认《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而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永兴寺和尚智永所“依托”,即冒名王羲之的伪作。他还进一步提出,“现存王羲之的草书,是否都是王羲之的真迹,还值得进一步研究。”郭沫若此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和极大关注。

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贴摹本也足以证明,楷书字体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认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

1998817日,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崧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另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不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1999年在南京举行的关于《兰亭序》的学术研讨会上,依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

相传唐太宗临死前,嘱咐儿子李治把《兰亭序》放进他的棺材。但在唐末五代之时,军阀温韬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史称其“在镇七年,唐诸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也在这时被温韬盗取了出来,但迄今千余年来下落不明。对此,有些人认为,史书虽然记载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但是并没有指明其中包括《兰亭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温韬盗掘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细清理,故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个更隐密之处。

也有另一种说法,坚持《兰亭序》没有埋藏到昭陵之中,而是埋在了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乾陵之中。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唐太宗死时将《兰亭序》交给了同

1 / 2




样喜爱笔墨丹青李治。李治临终前,于病榻遗诏,将生前喜欢的字画随葬。因此,《兰亭序》失传之后,就有人怀疑《兰亭序》并非随葬昭陵,而是被藏在乾陵。

唐代皇陵有18座,据说被温韬挖了17座。唯独挖到乾陵时,风雨大作,无功而还。在唐之后,再没有人见过《兰亭序》的真迹,这也使更多人相信《兰亭序》随葬乾陵的说法。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d186f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