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2023-09-16 17:4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常识》,欢迎阅读!
常识,历史

你需要了解的历史常识

一、 中国历史分期:

古代史:远古——1840

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现代史:1949年至今

二、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更替及朝代演变:

1、奴隶社会(约前22世纪—前476年)

夏——商——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春秋(前770—前476 2、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战国(前475—前221)——秦(前221—前206)——西汉(前206—公元220——东汉25220——三国220280——晋265420——南北朝420589——隋(581618)——

唐(618907)——五代(907960)——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元(1206--1368)——明(13681644)——清前期(1616——1840——1912 3、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其它重要历史常识:

()庙号、谥号、年号和尊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写在牌位上的名号。始于西汉,迄于清朝。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如宋太祖,明太祖;后继者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判定依据主要看有没有“祖”或“宗”

谥号是根据帝王生前行为由臣下议定,朝廷也会赐予死去的贵族大臣谥号。它始于周初,秦朝时曾被废止,汉又恢复,沿袭至清。常见的有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汉武帝、隋炀帝等。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纪年的名号,多认为由汉武帝首创,“建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年号。年号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标志,每逢新皇登基常改元,即改变年号。通常的做法是新皇登基那年不改,第二年才改变年号。如唐太宗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27年才改年号为“贞观”。同时应该注意一个帝王允许有一个或多个年号,这要看皇帝的心情了。

尊号也叫徽号,开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是赞扬皇帝、皇后、太后的称号。尊号多是活着的时候奉上的,死后也可以奉上,唐玄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也可以累加。如武则天用过的尊号有“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



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

对于古代帝王我们不直接呼名而是称号,唐以前的帝王称谥号,唐至元多称庙号,至明清,每个皇帝(明英宗除外)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习惯以年号称,由于尊号太长,称呼不便,用得很少。 (二)纪年方法

纵观我们所学的历史课本,纪年的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民国(国号)纪年、公元纪年四种,下面分别介绍: 1、年号纪年法:上面已谈过,从略。

2、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它把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第一年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岁在甲子”是公元184年,我们可以知道244年、304年也是甲子年。对于我们备考而言,主要是由公元纪年到干支纪年的推算问题。

A、通用的计算方法是:年代数字末位数是4天干则是甲,依次类推;年代数字除12,余数是4则地支就是子,依此类推。下面以1894年为例说明:①准备好下面的表格:

年代末位数 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天干 年代除以12余数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对应地支

②求天干:1894末位是4上表中4对应的天干为“甲”

③求地支:1894除以12余数是10,上表中10对应的地支为“午” ④得出结果:把干支合并,就是甲午年。

B特殊方法——参照物法:这只适用于有已知相近的干支纪年供参考的情况。如推1895年的干支纪年,可以1894年(甲午战争)作为参照物,“甲”的后面是“乙”“午”的后面是“未”,就可得出1895年是乙未年。课本中可当参照物的还有:1898年(戊戌年)1900年(庚子年)1911年(辛亥年)等。

3民国纪年:利用国号纪年的一种方法,是把中华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就应考而言,主要是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问题。其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2+(民国n-1,也可简化为:公元纪年=1911+民国n年。

4、公元纪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在我国使用的纪年方法。也是通常所说的公历年代。公元纪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界,前是公元前一年,后是公元一年,然后依次排列。公元纪年需要弄清世纪计算问题、时间差问题。世纪的计算只要用年代数字除以100,然后在整数位上+1所得整数就是世纪数。如公元8年的世纪数为:8100等于0.08,整数位是0,再加11,即公元8年是公元一世纪,同理公元前8年就是公元前一世纪。时间差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年代同为公元前或公元后,只要用大数字减小数字即可。如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与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相隔多少年?计算方法是:138-60=78,公元后的亦如此;另一种

1


是公元前后混合的,这也不难:用两个数字相加,再减1.如:西域都护设立与赤壁之战(208年)相隔多少年?计算:60+208-1=267 (三)钱币(文物)的真伪问题:

作为文科学生,应该初步把握一些文物的鉴别知识。常见于中学课本的是钱币。涉及钱币的基础知识有:商代以贝作为货币,秦朝“秦半两钱”,西汉五铢钱,至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以它作为范式。至于鉴别我们只能把握一些基本常识:①看样式形状,是否为圆形方孔,即外圆内方;②看币面文字:初为纪值纪重,如半两,五铢等,从北朝的北魏开始,钱文逐渐摆脱纪值纪重局面,到唐高祖“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纪值纪重币推出历史舞台,代之以宝文币制,主要为“通宝”“元宝”“重宝”,但需要特别注意,明代因避讳朱元璋,所有钱币统称“通宝”而不用“元宝” ③看书法:秦统一六国,规定全国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当时所铸的“半两”钱即为标准的小篆,自秦至南北朝长达800年时间内,钱文基本上都是小篆。隶书作品的代表为唐代所铸的“开元通宝”,从唐至五代末,大多数钱文都为隶书,这一段称为隶书时代。宋以后,由于活字印刷的兴起,钱文书体基本上被宋体所代替。⑤看繁简体。古币应该是繁体字,而绝对不是我们现在的简化字。 (四)历史上的避讳问题: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及其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的一种习俗,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讳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名叫“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读作“征”了。女真族唐时服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改称“女直”“元来”改“原来”就是为讳朱元璋之“元”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相传宋朝的田登,做了州官,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因此,凡是与登同音的字,都不能说,而且要老百姓都避他的讳。由于这个缘故,举州皆呼灯为火。可巧,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官府照例要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布告上只好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老百姓见后,无不愤慨,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讳古代的一些圣贤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现在不少人姓邱,其实,这些姓邱的先人最早并不姓邱,而姓丘。春秋末年,孔丘被举为“圣人”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所以就改“丘”为“邱”了。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唐朝大诗人杜甫,一生不写海棠诗,在他留传下来的1400余首诗中,连一句涉及海棠花的也没有,《古今诗话》里点明了此事:“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

另外,还有两种特例,一是避“恶者”之讳。“安史乱后” 唐肃宗李亨对安禄山深恶痛绝,下诏郡县中凡带“安”字“禄”字的地名改了,于是“安定”改为“保定”“安化”改为“顺化”,广东“宝安”改“东莞”,房山县改为平山县„ 二是与“避祸”有关,据说陕西省韩城县有的“同”姓、“冯”姓皆为“司马”



姓的后裔。相传,在汉武帝时,本是司马迁的同族,后司马迁受刑下狱,为避免受牵连,

就将“司马”复姓拆改为单姓,有的在“司”字旁加一竖,改成了“同”;有的在“马”字旁加两点,便改写成了“冯”

古书上避讳的方法是很多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缺笔。是将应避讳的字不完整写出来,而少写一两笔。黄昏的“昏”字本写作“上民下日”,也是为了避讳唐太宗的“民”,才缺笔以“氏”代“民”写作昏。

二、去字。是把需要讳的字去掉,不写在书上。观世音菩萨,为避太宗讳而改为观音菩萨。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王世充”写成“王充”

三、改字。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写成其他字,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做法。种类繁多,下面分别介绍一些:

1.改姓。五代时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在契丹人面前称“儿臣”但在国人面前仍然摆谱,要避讳“敬”“唐”(不避“瑭”)二字,所以敬姓被拆为“苟”“文”二姓,唐姓改为“陶姓”。正因如此,当今某些地方的“苟”姓族人,要恢复“敬”姓。 2.改名。宋太宗是赵家老二,原名“赵匡义”,为避老大之讳,改名赵光义;老二当了皇帝,又避“光义”之讳,可怜老三匡美,因避老大之讳刚改名“光美”,又避老二之讳,荣幸地再次更名为“廷美”。可时过境迁,为避雍正的名字胤祯,开国皇帝赵匡胤,居然被改为莫名其妙的赵匡允!

3.改官名。唐太宗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4.改物名。五代十国的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后受唐封为吴王)在占据扬州的时候,当地人怕犯他的讳,便把蜂蜜改为蜂糖。 (五)姓氏来源:

我国姓氏繁多,其实古往今来,中国人一共使用过多少个姓氏?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历时30多年,写出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通常所说的百家姓,只不过是集中了全国人口大多数的100个常见姓氏。究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氏族的名称演化为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姓大都和生物或自然现象有关。如熊、牛、云等。

2)以国名为姓。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居住地为姓。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

4)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5)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等,有些姓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 6)以职业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c23ac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