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教育指导201301

2022-07-20 19:2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家庭教育指导201301》,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指导,儿童,201301

一、多项选择题

1.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 )

A.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B。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C。促进儿童心算能力的发展D。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2.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包括( )

A。个别指导B.专家指导C.集体性指导D。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 3.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有( )

A.系统性B。情感性C。稳定性D。整合性 4.家长道德素质主要包括( )

A.社会道德B.传统美德C.婚姻道德D。人生信仰 5.0-3岁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的具体目标有( )

A。促进婴幼儿有规律地睡眠B.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C.增强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D.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03岁婴幼儿的卫生护理应注意( )

A.做好衣物的清洗和晾晒B。注意婴幼儿个人卫生C。经常给婴幼儿洗澡、做好身体抚触D.婴幼儿的日常生活用品要定期消毒 7.4-5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有( )

A.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B.自我意识初步形成C.社会交往水平提高D.认识活动的有意性得到发展 8.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 )

A。提供均衡营养B。加强体育锻炼C.养成良好习惯D.欣赏艺术 9.孤独症儿童的特征有( )

A。兴趣范围狭窄B。语言发育迟缓C.刻板的行为模式D。不主动与他人交流 10.评价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 A.随机性 B.目的性C。互动性 D.有效性 二、判断题

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 12.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人重点及教育方式。( ) 13.1 2岁儿童以有意注意为主,注意的持久性较低。( ) 14.特殊儿童虽然各有特点,但对教育的需求都是一样的。( )

15.物质条件好是孩子成长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家庭环境中的“软件”作用不大。( ) 16.亲子游戏是家庭游戏的核心。( )

17.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保教目标是一致的。( ) 18.超常儿童不只是智力型和学术型的。( )

19.幼儿园、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 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 三、简答

21.如何培养3-6岁幼儿的社会性?

22.如何在家庭中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基本能力? 四、论述

23.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开展3 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 要求:(1)简述开展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相关内容;

(2)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开展家园合作活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8分。 五、案例分析

24.2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201301 1 / 2




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卜。咱们比赛吃胡萝卜,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看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9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

请根据“第三章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指导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多项选择题

1.ABD 2ACD 3BCD 4ABCD 5ABCD 6.ABD 7ACD 8.ABC 9ABCD 10BCD 二、判断题(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2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O。×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21.:(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22.:(1)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2)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3)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5)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 四、论述题(16) 23. 相关知识点:

3-6岁儿童家庭、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合作等方面。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加强家园联系的方式(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家长会、约谈);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方式(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地家园合作方式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形式。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评价家园共育活动的基本标准):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 自我认识从略。 五、案例分析题(24)

24.评分标准:相关理论应用准确、恰当且陈述清晰(10);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认识且分析、说明具体(10);阐述、评论逻辑性强(2);不少于要求字数(2)。相关知识点:

这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习惯养成方面的表现。 0-3岁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具体指导:

(1)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

(2)充分发挥图书、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故事在婴幼儿的教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婴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婴幼儿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媒体对于现如今婴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养者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不要揠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201301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072bd0c5da50e2534d7f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