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否束缚了大学生的发展

2022-12-16 03:2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文化是否束缚了大学生的发展》,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束缚,是否,大学生,发展

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传统文化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和对方辩友一同来探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辩题。其实说到传统文化,我们很难给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然而,我们也看到传统文化也是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我们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它也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今天讨论的目的是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又如何让传统文化更有效地帮助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其实,我们从来不否认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的闪光点,但是当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制约和限制了我们思想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本来又-很有利于我们的发展的时侯,我们不得不考虑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束缚-以及如何正确解决,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不完善也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它的完善更多的是有利于文化本身的存在,而非文化氛围中的大部分人。所以,我们成长于其中,即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却也难以改变这个大环境。那么身处其中,又怎能不受其制约和限制呢?就好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南方和北方,同样是桔子,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因为它们受着其生长的地方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没有尽善尽美。

第二,传统文化中有些过分的导向-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礼记·学记》中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传统文化过于-强调维护老师的尊严,以致赋予了老师绝对的权威,然而这显然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社会的教育理念。可是我们仍能看到,现在的大学课堂上,无论二三十人的小教室和还是一二百人的大教室。我们都看不到学生与老师关于知识的激烈的辩论,更看不到为探寻真理而质询老师的情景,也因此达不到大学的教育标。我们能归咎于大学生不爱探寻真理吗?显然不是的。而是传统文化的链条依旧束缚着大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如何自由飞翔?

最后,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妈妈问我:“弯弯的月亮想什么呀?”我说:“像豆芽。”妈妈说:“不对,应该像镰刀。”从此我再也不会说月亮像豆芽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像我一样的经历。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束缚-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呼吁一个更自由的明天。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传统文化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c39d4033687e21af45a9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