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里的般若思想

2022-07-18 01:0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祖坛经》里的般若思想》,欢迎阅读!
六祖,般若,思想

《六祖坛经》里的般若思想

严循东 2021425

般若的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或者般若波罗蜜,意思是智慧。佛教认为,般若智慧是一种洞视彻听、明了所有的无上智慧,与凡世间的聪明智慧是不一样的。为了区别于人们通常说的智慧,所以称为般若。根据《大般若经》中的解释,大乘佛法与般若相通。般若就是大乘,大乘就是般若。般若是所有善法的基础,所有的佛法都可以被纳入般若之中。般若造就了众佛,相当于众佛的母亲;般若能够显示出世间诸法的实相,也是如来的母亲,先有般若,才有如来。

《坛经》用了两种般若系统的经典,一是《金刚般若经》,二是《文殊说般若经》。经中引用并提到《金刚经》的句子和内容的,有如下几处:

1、行由品:惠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2、同品又说: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同品又有: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4、般若品全品都谈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义,同时强调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又说: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而称此法门为般若三昧

5定慧品引《文殊说般若经》所提倡的一行三昧来说明《净名经》(即《维摩经》)的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这两句话。

现在我们要讨论它所引的般若系统经典的思想及其目的。首先我们必须注意《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对于《坛经》思想的重要性和惠能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禅宗史上最伟大的禅师的原因。这句话虽然是《金刚般若经》的精义所在,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经句。《金刚经》的通常论法是:法相,亦无非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非法非非法。这是排除执著,不执空也不执有;执有固然是有,执空还是落于的一边,”“是相对的。可是就六祖最受用的那句话而言,虽然叫它无住,但还是要有。这个心在现象上是智慧心,无住是不住于烦恼心,虽不住于烦恼心,但仍然有智慧心。因为求见清净的佛性需要智慧,而对众生的救济也需要智慧,所以是而不是。若将这句话连著《金刚经》的前文来看,是说生了清净心的菩萨,庄严了佛的国土,等于没有庄严佛的国土,那才叫庄严了佛的国土;也就是行一切善等于没有行一切善,那才叫行一切善。的确,这种清净心就是无执著的智慧心,六祖惠能听了这句经文就开悟,也就是跟智慧心相应。不过《金刚经》没有说到开悟之后悟的是佛性,开悟本身就是目的,这跟六祖所体会的有所出入。


至于《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将这两句的前后经文连起来看,是说不要把如来的身相当成真实的如来,因为如来不可以用他的身相来衡量和范围,也可以说如来是遍于一切相而不等于任何一相,不能认定任何一相就是佛;对所有一切相都不执著才能真正见到如来。所以其下还有两句经文: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是从《坛经》的观点来看,是虚妄的,而心性是实在的,所以《坛经》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不生灭,这种不生又不灭的本心和本性,在《金刚经》中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相无性有,这与《楞伽经》的思想有些相同。 在《坛经》中没有举出《文殊说般若经》的名字,但其所举一行三昧是出于《文殊说般若经》,而且在第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早已引用过此经的一行三昧之修行方法,目的是在以该经的念佛心是佛说明《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文殊说般若经》提到,在没有进入一行三昧之前,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进入一行三昧之后,便是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可见《坛经》引用一行三昧的目的,不在于般若的思想,而是在于修行的目的;著重的是一行三昧的本身,不是进入三昧的方法。所以《坛经》说: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文殊说般若经》中并未作如是说,那是《维摩经》的境界,也可以说,法界一相,无碍无相;因为无碍,所以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都在三昧之中。这到后来的无门关便说出:那伽(以龙喻佛)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的思想,实际上也是智慧的功用。

至于般若三昧之名,未见于任何其他经典,而《坛经》说修行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就能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所谓般若行,是指离一切境而无生灭,能够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它就是无住无往亦无来的大智慧,以此智慧观照一切法而能够无念无忆无著,这就是见性成佛的般若三昧。

在《坛经》中也特别强调摩诃般若波罗蜜,并且要大众以清净心来念这句话,能得智慧;念时不仅是用口念,而且要心口相应,可见这是修行的方法。他摩诃释为广大的心量,如虚空无有边,没有一法可得,因为自性真空。可是《坛经》又提醒我们,不要认为是空就以空心静坐而成无记空;也就是说,既对一切法不可执著,也不可让心中成为一片空洞。这还是从修行的方法来肯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观点,同时也否定了一般所说的沉空滞寂就是悟境的观念。禅宗的悟是指在活活泼泼的生活中,不受任何境界所动摇的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43ccc9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