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以关键词为抓手,获得写作灵感

2022-03-27 16:48: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以关键词为抓手,获得写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作,抓手,灵感,作文,关键词

以关键词为抓手,获得写作灵感

左蓓蓓

写作文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一个思路的问题。思路一打开,想通了,自然文思泉涌;反之,如果思路闭塞,想不明白作文命题者让考生写什么,那就坏事了,区区800字也是难于上青天。打开思路靠什么?靠精准审题。何谓精准审题?就是抓住关键词。关键词在哪里?在作文题目的后半部分。以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分析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你未来的样子”这六个字为界,可以将江苏作文题一分为二:前一部分属于修饰性叙述,泛泛而谈;后一部分才是命题者的写作提示。命题者列出了四个常见的生活画面:“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在这四个生活画面中,围绕“浏览、点赞、分享、感动”这四个动词,考生可以写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

一、从心所欲的浏览

考生可以写这样的记叙文:在遭遇挫折,思想迷茫的时候,主动上网阅读名人、偶像的励志故事来汲取精神的力量。以“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街道”而闻名的科比为代表的体艺名星,国内一大批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2020年新冠疫情中涌现出的许多英雄人物……这些人的故事正是江苏作文题极好的写作素材。考生浏览他们的故事,然后转化为自己内在的力量,并落实到未来的行动中,一篇非常切题的记叙文就OK了。

二、惺惺相惜的点赞

“点赞”现在可以说是普通人每天浏览微信朋友圈的一门必修课,考生自然也不陌生。“点赞”下的故事可真实、可虚构。以《大妈给我点个赞》或《我给大妈点个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看成是江苏作文题的具体化操作,相信这样具体的作文题一定能激发考生构思的灵感。邻居大妈为什么要给我点个赞?必定是在我的身上体现了“热心、不冷漠、有正义感、机智……”这样的故事不说是俯拾皆是,也可说是信手拈来。小区有长期占位的卫生死角,我把它清理了,大妈必定给我点个赞;我机智地救下了因各种矛盾要跳楼的男男女女,大妈也必定给我点个赞;我刻苦学习,不畏强手,获得了不管含金量高还是不高的任何一个荣誉,大妈总是给我点个赞……总之,只要题目具体化,思路一打开,好故事自然滚滚而来。

三、情不自禁的分享


围绕“情不自禁的分享”,构思方向主要应在分享后的故事展开。而且分享后应该有双方的讨论、行动、合作、双赢。考生可以写这样几类故事:对一本名著的分享;对一场好电影的分享;对一场比赛的分享;对各类杰出人物、英雄人物事迹的分享……考生在叙写各种分享的过程中,含蓄地表达了“青年人应该积极融入网络时代,获取有价值、感兴趣的信息,丰富自我,提升素质”这一作文题的立意,堪称完美。

四、突如其来的感动

感动,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主观感受,也是生活中一种常态化的情绪,所以这个角度是最有内涵,最有选材空间的视角。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考生笔下故事中的“感动”一定要和网络有关,这样才算切题。而且这种感动要对考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才能呼应到作文题中“你未来的样子”这个立意的起点。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爱心大多通过网络视频来传达。假如在考生面临重大考试的时刻,正在与考生微信视频的父母突然走到考生的身边,笔者以为这样的时刻可以算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吧。教师的责任心大多体现在师生面对面的时候。假如老师突然通过QQ或微信发来问候,与你谈心,相信此同学一定会被感动的。当然这个故事的前面须有欲扬先抑、出其不意的事情作为铺垫。除了父母老师,生活中,热心的同学会让你感动,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会让你感动……

江苏作文题的写作空间一向广阔,它所呈现的“关键词”非常有利于考生打开思路。考生要训练的就是增加自己思维的发散性,会联想,敢联想。看到作文中的关键词,就要想到自己身边的故事,哪怕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还是罗丹的那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江苏高考作文题可以说是2020年最接地气的作文题,也应该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范本。研读文题,找准立意,把提炼后的生活搬到作文中来,高分必将属于有准备的考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06a08a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