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老人问题的社会根源研究——基于“个体化”理论的社会学想象

2022-04-01 01:23: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虐待老人问题的社会根源研究——基于“个体化”理论的社会学想象》,欢迎阅读!
个体化,社会学,虐待,根源,想象





作者:柳建坤[1] 李炎可[2]

作者机构:[1]南京大学社会学,南京210023 [2]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学理论 页码:79-81

年卷期:2016 3

主题词:虐待老人 个体化 社会风险 本体性安全



摘要:虐待老人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变迁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作用下呈现出独有的"失控"特性,造成根源定位出现盲点和治理策略的偏差。本文立足于中国在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化"的社会事实这一宏观历史变迁背景,从理论层次和现实状况详细阐释了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从弥合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张力的视角,提出要以维护本体性安全来培育具有家庭美德和公共道德的现代公,进而构建抵御虐待老人问题风险的处置机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93f3a7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