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炳烛而学翻译赏析

2022-07-29 20:15:0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炳烛而学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炳烛而学翻译赏析

文言文《炳烛而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2师旷:晋国的乐师。因为他是盲音乐,世称“师旷” 3)欲:想要。 4暮:晚,迟。 5何:为什么。 6)炳烛:燃烛照明。炳,点燃。 7乎:呢。 8安有:哪有。 9为人臣:做臣子的。 10)戏:戏弄。 11)盲臣:师旷是一位盲乐师,故自称“盲臣” 12)安敢:怎敢。 13闻:听说。 14)少:少年(年轻时) 15)好:努力。 16阳:阳光。 17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 18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炳:点燃。 19)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孰与:与比哪一个…。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20)善哉:说得好啊。 善:好。 【翻译】 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

1


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赏析】 晋平公年逾七十想要学习,担心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乐师叫师旷,眼睛失明,但善弹一手好琴,精于辨音。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已经70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已“暮”了,先生你看呢?师旷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接过晋平公的“暮”字说道:“暮,何不秉烛乎?” 晋平公有些不解,怔怔地望着师旷。师旷便进一步解释说:“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高兴不已,从此开始了晚年的求学路。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ac3eb7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