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忆江南梳洗罢》译文注释_《忆江南梳洗罢》点评_温庭筠的诗

2022-04-13 13: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三百首】《忆江南梳洗罢》译文注释_《忆江南梳洗罢》点评_温庭筠的诗》,欢迎阅读!
江南,梳洗,百首,译文,古诗

【古诗三百首】《忆江南?梳洗罢》译文注释_《忆江南?梳洗罢》

点评_温庭筠的诗

忆江南?梳洗罢 []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此首记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起两句,记午睡起倚楼。“过尽”两句,寓情于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可见凝望之入、凝恨之深。眼前但有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己。末句,揭出肠断之意,余味隽永。温词大抵绮丽浓郁,而此两首则空灵疏泻,别具丰神。 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 【注释】

帆:指挂着风帆的船。 斜晖:偏西的阳光。

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托情思。 肠断:形容极度愁苦。

?洲:长满了白色?花的小洲。?,多年生水草,叶白色。 【古诗今译】

梳洗打扮完毕,独自一个人倚靠在望江楼上凝望着江面。已经过去了上千只帆船,都不见心上的人儿,只有在夕阳的余辉里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悠悠的江水,真是让人日夜柔肠寸断于白?洲头。 【赏析】

温庭筠 (812?870),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又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


开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二句,抓住人物的动态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睡醒早起,梳头洗脸打扮完毕,就独自一人倚着望江楼的栏杆向江面凝望。词人抓住妇女的特有动作情态“梳洗罢”,点明了人物的身份,是一位年轻的思妇。略事打扮装饰,急切地就

“独倚望江楼”,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望丈夫归来而又信心不足的心情。一个 “倚”字写了思妇倚楼而望久久地等待的神态,更有信心不足之意。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二句与其说是写景,更不如说是写情,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这事词人用笔的高妙之处,寓情于景,隽永含蓄。眼望着江面上千帆已经过尽,仍不见丈夫归舟,时近黄昏,江面上只剩下斜阳的余晖含情脉脉,静静的江水悠悠东流。意境写得如此悠远凄清,在于着力渲染思妇的离愁。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又一天盼夫归来之愿望被隔断时的愁苦与无助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肠断白?州”作为结句,是思念的极致,描写思妇又见到江边的白?,回忆起当年在此分手时的情景,本来已经望不见归舟已是心灰意倦,又见分手之处,怎能不肝肠寸断、伤心至极呢?直写心境,揭出题意,余味深长。

作品选择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 使词作构筑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境界,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情思哀挽绵长,意境幽远,场景明晰,寓意深刻,足以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窦凤才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35e5c9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