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说课稿

2022-03-29 10:49: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莫高窟》说课稿》,欢迎阅读!
莫高窟



《莫高窟》说课稿



一、说教材

《莫高窟》是教科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中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体介绍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第二部分:具体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第三部分:总结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全文分两课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段意。

情感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莫高窟》文字优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通过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教学难点:引导迁移,引导发现,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主,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请同学们观看录像。(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看录像为切入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这样做,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体会作者 “总—分—总” 写作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三、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一)、品味“彩塑”

1.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3.汇报交流。

【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5.感情朗读。 (二)、回味“壁画”

1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交流。1(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①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②课件出示,学生欣赏壁画。欣赏完了飞天壁画,你觉得这些飞天怎么样? ③让我们走进文字再次领略他的风采。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引导学生朗读。

2)壁画上的飞天,听到同学们精彩的朗读,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课件播放飞天视频。引导美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根据学生交流,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引导学生进行美读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体味“藏经洞”




1.刚才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洗礼,莫高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的词句。

2.交流: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3.同学们,那就用朗读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吧!

【引导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通过介绍“藏经洞”的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课文。

【让学生通过读体会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四、艺术欣赏,升华主题

【通过欣赏优美的舞姿加深学生对飞天的了解,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艺术的魅力,从思想上加深对莫高窟艺术价值的认识。

五、课外延伸,构建联系

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让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板书设计,直观形象,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将课文内容完整而精炼的概括出来。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五、教学效果预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与作者一起走进文本,了解莫高窟,增强民族自豪感。整节课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会到莫高窟的宏伟、神奇,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我想这样的教学设计一定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圆满的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17906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