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元日》赏析

2022-04-28 20:1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元日》赏析》,欢迎阅读!
元日,王安石,赏析

王安石《元日》赏析

«元日»原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赏析一: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繁华、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现象,抒发了作者改造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标题,渲染春节繁华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芒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光阴辉绚烂的现象,意味有限黑暗美妙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事先的官方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严密照应,笼统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现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剧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经过新年元旦新气候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志向和失望自信的心情。

«元日»赏析二: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现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遭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射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现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官方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扑灭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沛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重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不时延续到明天。屠苏,指现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现代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规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曾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开头一句描画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现代官方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紧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由于


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交流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改换提醒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理想,还自有它的比喻意味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讴歌新法的成功推行。这首诗正是赞誉新事物的降生似乎〝春风送暖〞那样充溢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入哲理,指出重生事物总是要取代衰败事物的这一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ed07f6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