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指导生活 《戴上红领巾》教学实录及反思.doc

2022-05-24 07:36: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回归生活 指导生活 《戴上红领巾》教学实录及反思.doc》,欢迎阅读!
红领巾,生活,实录,反思,回归

回归生活 指导生活 -----《戴上红领巾》教学实录及反思 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实验小学 xx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体会入队的喜悦和光荣,感受到戴红领巾是非常光荣的。增强学生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感。

行为与习惯:爱护红领巾,并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争光。

知识与技能:了解入队的仪式以及红领巾、队礼、队歌、呼号等的意义;学会系红领巾、呼号和唱队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练一练、做一做等体验活动感受少先队员的光荣和神圣,学会系红领巾、唱队歌、敬队礼,争做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点:是体会入队的喜悦和光荣,增强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爱护红领巾,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争光。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半年学习收获,他们会为了学会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兴奋不已,但有的学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不了解自己的优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注意由教材向学生实际迁移,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看到自己和同学的进步和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合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让品德课真正回归生活。

2、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教育无痕的效果。

3、尊重儿童的权利,充分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在感受、体验、活动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课件、一条红领巾。 学生:每人准备一条红领巾。

活动(一):戴上红领巾真光荣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早就听说咱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能干,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则谜语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师:课件出示谜语。 生:是红领巾。

生:我也认为是红领巾。

师:就是红领巾。(师拿出一条红领巾戴上)我们班哪些孩子戴上了红领巾呀?好,请大家挺起胸脯用手摸摸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吧!

师:哎,老师看见了,咱们班孩子真棒,都戴上红领巾!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戴上红领巾。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是什么时候戴上红领巾的? 生:一年级上学期。 师:你还记得那天的情景? 1:在学校的草坪上。

师:请你来说说那天入队是什么情景? 2:有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为我们戴红领巾。 3:大队辅导员邓老师带领我们宣誓。 4:戴红领巾时还有老师拍照。

师:老师把你们难忘的一刻记录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吧!(观看入队视频)

师:老师看见你们都开学的笑了,那当你入队时,你是什么心情? 生:我很激动。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那么激动呢? 生:因为戴上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了。 师:你觉得呢?

生:开心、自豪。(板书:高兴、自豪) 师: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心情吗? 生:因为我戴上红领巾了。


生:因为戴上它光荣、骄傲。

师:是啊,孩子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戴上它是一份荣誉,是一份责任,是一份骄傲。

设计意图:采用孩子喜欢的谜语形式,从红领巾开始,引导孩子回忆自己戴上红领巾的情景,让学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与同学分享,从而巧妙导入新课,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从自豪幸福中感受到一名少先队员的荣耀与责任。

活动(二):少先队知识我知道

师:孩子们,红领巾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戴上红领巾是件高兴、自豪的事。那你们了解少先队这个组织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视频了解队知识) 师:孩子们,除了队旗、队徽我们少先队还有自己的队歌,你们会唱吗? 生:会。

师:我们一起来唱队歌(学生站起来唱,老师指挥)。 师:唱得真好。那你们会敬队礼吗? 生:会。

师:我们一起来敬个队礼。 生:全班敬队礼。

师:点评敬队礼。为什么手要高举头上?让我们来看看(播放敬队礼图片)请一位孩子到前面学敬队礼。(挺胸、抬头、站直、左手紧贴裤缝、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把掌声送给她。全班一起敬礼。

师:孩子们特别精神,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你会戴红领巾吗?

师:那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件展示戴红领巾的图片)小组长组织小朋友在小组内在一起比赛看谁系的又快又好,然后推选一位来比赛。 师:孩子们看到小朋友系的情况有什么要说的吗? 1:我觉得舒子娴系的漂亮。 2:我认为姚新宇系的快。 3:我认为黄景一她系的整齐。


4:我觉得曲易程作为男生系的也不错。

师:刚才这四位小朋友都学会佩戴红领巾,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孩子们,你们都会系红领巾了吗? 生:会。

师:那我们做好准备,一起来比赛。

师:佩戴好的孩子把胸挺起来,让老师看到你胸前的红领巾。(这孩子系的真好、真快,其他孩子要加油!)

设计意图: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通过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熟知少先队最基本的知识,学会行队礼、系红领巾,让学生在小组互相帮助中感受到协作进取的力量,从而增强少先队集体的凝聚力。孩子们在尽情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同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当我们的教学贴近孩子现实生活,注孩子终身发展,我们的品德课程就会成为愉悦孩子身心,充满无限魅力的课堂。 活动(三):我的红领巾我爱护

师:看来啊,孩子们都学会了戴红领巾,看见你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那么鲜艳,那么漂亮,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那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怎样爱护胸前的红领巾?请看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

1:我认为第一幅图的小朋友做的不对,他不应该拿红领巾玩耍。因为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我们要爱护它。

2:我认为第二幅图的小朋友做的不对,他不应该把红领巾坐在地上。因为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尊重它。

3:我认为第三幅图的小朋友做的也不对,他不应该用红领巾擦汗。因为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尊重它、爱护它。 师: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爱护红领巾的? 1:看见脏了洗的干干净净。

2:睡前叠的整整齐齐。(请一位小朋友练习叠红领巾) 3:在校期间除了上体育课,其他时间都要佩戴红领巾。 师:这个小朋友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是苏子娴。


师:看看苏子娴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洗红领巾、叠红领巾、戴红领巾。

师:看看苏子娴小朋友平时的做法,孩子们你有什么想说呢? 生:看见脏了要洗的干干净净。 生:睡前叠的整整齐齐放在书桌旁。 生:在校期间要好好的佩戴红领巾。

师:是啊孩子们,红领巾是我们的标志,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板书:爱护它)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是有快乐,也有苦恼。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内心的困惑,他们真实的困难没有得到解决,困难依然存在,学生学习起来依然感到畏难。因此,为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孩子们课间用红领巾玩耍不雅事例,引发孩子共鸣,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现场采访的形式,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这种真实的、开放的、较深层次的交流中,孩子们受到启发和激励,让孩子们知道红领巾是我们的标志,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好好地尊重它、爱护它。指导孩子今后的生活,让品德课再次回归生活。 活动(四):我为红领巾添光彩

师:孩子们,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有许多优秀的少年儿童。大家请看:这位是抗日小英雄王朴、这位是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小兵张嘎、王二小。

师:是啊,孩子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像王朴这样的无数优秀少年儿童为了战争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红领巾增添了光彩,老师提议:像他们敬礼。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你们打算今后怎样为胸前的红领巾添光彩?请孩子们在小组说说。

师:刚才孩子们讨论的可真热烈,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为红领巾添光彩? 1:我们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 2:同学的文具掉了,我帮她捡起来。


3:扶老奶奶过马路。

4:妈妈下班回家辛苦了,我给她端杯茶。 5:对人有礼貌。

6:在公共汽车上,我看见有老奶奶就给她让座。 7:捡到东西要交给老师。

8: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话,吃饭后帮爸爸妈妈洗碗。 9:多做有意义的事。 ……

师:孩子们,刚才大家提到了这么多为红领巾添光彩的好的做法。红领巾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她带给我们荣耀,也交给我们责任。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板书:添光彩)

师:今天咱们一 5)班的孩子表现真棒,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儿歌。 儿歌内容:

(红领巾是荣誉,佩戴胸前真神气,看见脏了及时洗,睡觉之前叠整齐,文明佩戴要牢。)

请两位孩子表演儿歌,最后全部一起拍手表演儿歌。

师:孩子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设计意图: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通过课件再现革命战争年代优秀的少年儿童,为了战争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红领巾增添了光彩。请孩子们谈谈打算今后怎样为胸前的红领巾添光彩?孩子们在小组讨论为红领巾添光彩的好的做法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孩子们明白红领巾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她带给我们荣耀,也交给我们责任。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此时的教育已无须更多的语言,课堂也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成长舞台。 板书设计:



戴上红领巾






教学反思:

1、关注孩子当下的生活,实现本质意义的回归。

品德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本源和归宿。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出发,反映生活的现实、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问题。鲁洁教授曾说过:“要使课程成为儿童自己的,使课程成为真实可信的,使课程成为有生命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让他们尽情展示学习、生活中的收获与快乐。孩子们从方方面面展示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我为红领巾添光彩”这一环节,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这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是适合学生自己的,只要是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积极向上的事都予以肯定,都是为红领巾添光彩。最后,有孩子说出爱劳动、捡垃圾也是给红领巾添光彩的表现,的确,保护环境是咱们每一个人必须做到的,作为少先队员,更是要带头做好保护环境的好榜样,给红领巾添光彩。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练一练、做一做等体验活动感受少先队员的光荣和神圣。

2、关注孩子终身的发展,引导积极愉快的生活。 鲁洁教授说:“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课堂上,师生双方真情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的发言、表演及时作出真诚的个性的评价。积极调动所有孩子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被别人夸赞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在积极的自评、互评中体会到体会入队的喜悦和光荣,增强责任感,培养爱护红领巾,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争光。

整节课,老师用自己的教学智慧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成长舞台。从孩子兴奋的表情,快乐的笑声,自信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课堂带给孩子的是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这种感受、体验一定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一定会引导他们向往并建构美好的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c72e38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