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阅读附答案

2022-04-30 02:09: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泛爱,弟子,答案,阅读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小题1:“谨而信”的“谨”字, 从“言”,杨伯峻注云: “‘寡言’叫做谨。” 结合杨伯峻的注释,说说以上内容表现了孔子如何看待“言”与“仁”的关系? 小题2:你是否赞同孔子对“雍”的辩解?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小题1:.孔子认为,“谨言”是“仁”的必修课,“巧言令色, 鲜矣仁”,仁者只要“辞达而已矣”,他反对偏佞,认为多言有害。

小题2:赞同:说话谨慎,句句有着落,才能服众,不招祸患,反而能成事。不赞同:21世纪人才必须敢说,不能木讷,要敢于表达自己。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孔子表述“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先强调了“谨”然后才是“亲仁”可知谨言才能仁;根据“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憎”的意思,可知认为言多有害。 小题2: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态度,就句段内涵来说,只能选赞同。阐述到理由时一定要和现时相联系,注意经典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06ceb4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