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三国演义秋风五丈原》阅读练习及答案(福建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高二语文题)

2022-08-16 06:0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类文本《三国演义秋风五丈原》阅读练习及答案(福建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高二语文题)》,欢迎阅读!
龙岩,三国演义,文学类,福建,学年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开学考试题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五丈原

却说姜维见魏延踏灭了灯,心中忿怒,拔剑欲杀之,孔明止之曰: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维乃收剑。孔明吐血数口,卧倒床上,谓魏延曰:此是司马懿料吾有病,故令人来探视虚实。汝可急出迎敌。 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维哭拜而受。孔明又曰:吾有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维亦拜受。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投以密计,嘱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计行之。岱领计而出。少顷,杨仪入。孔明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孔明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表奏后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注)略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宫,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后杜工部有诗叹曰: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白乐天亦有诗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服勤礼,振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初,蜀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闲散,快快不平,怨谤无已。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汶山,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李严闻之,亦大哭病死,盖严尝望孔明复收己,得自补前过;度孔明死后,人不能用之故也。后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姜维、杨仪遵孔明遗命,不敢举哀,依法成殓,安置龛中,令心腹将卒三百人守护;随传密令,使魏延断后,各处营寨一一退去。

(选自《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有删改) (注)表,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自表后主》。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中,诸葛亮的几句话既体现了他思想上固有的宿命观念,又表现出其料事如神的超人智慧。

B.诸葛亮临终前没有将军中大事托付给自己的后人而是托付给姜维,充分体现了他一心为公的高尚节操。

C.诸葛亮巡查军营时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暗示诸葛亮对自己大限之后蜀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D文中引用杜甫、白居易的诗后,插入了廖立、李严对诸葛亮去世的反应,衬托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719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第77集的插曲《哭诸葛》中唱道:躬尽瘁,谁能比?一生洁白谁人及?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诸葛亮鞠躬尽瘁一生洁白的。(4分)

8《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对于诸葛亮去世是这样记载的: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而在《三国演义》中却将这一事实演义为三千余字。请从史料演义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6C

C.“暗示诸葛亮对自己大限之后蜀国前途命运的担忧过度解读。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主要暗示的是诸葛亮的病情严重程度,即使是秋风,也觉彻骨生寒

7言行描写。通过对诸葛亮临终前对属下托付大事的语言及动作描写,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节操。史料佐证。通过诸葛亮临终写给后主的中的文字,体现诸葛亮一生洁白的高风亮节。后世称颂。通过引用杜工部(杜甫)、白乐天(白居易)、元微之(元稹)对诸葛亮追念的诗句,进一步称颂诸葛亮忠义报国、鞠躬尽瘁的高贵品格。 8诸葛亮去世及其享年本身于史有据,作品以史为据,富有历史韵味;②“演义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偏重叙述和描写、故事性更强、行文浅显易懂,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创造性和可读性;对史料进行演义,在对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历史的审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22f3f5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