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2022-07-23 03: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整理房间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教师教育,反思,随笔,房间,整理

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牢记“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始终把学生当主体看待,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想方设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1、通过多媒体课的情景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在出示房间演示图后,老师问:“看到小马虎的房间,你有什么感受?房间像这样好不好?为什么?”学生看后,有的说不好,因为不整齐;有的说不好,因为很脏很乱。老师问:“那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回答说:“整理一下。”,有的说:“把玩具在一起,把衣服和衣服放在一起,书和作业本放在一起。”学生从这里明白了为什么要分类整理,如何进行分类整理。

学生回答后,老师通过课件演示整理房间的过程,让学生再一次观查,体验分类整理的好处。接着老师问:“既然分类整理房间好,那你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要经常整理自己的房间,要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

2、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师在本课题的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数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


式,拖动鼠标进行分类整理活动,实现学生和计算机的对话。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每一次分类整理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

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也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活动中放手让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带动学习较慢的学生,逐渐缩小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做得又快又好的小组的介绍,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数学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4、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注重生生之间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评价《给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的作品中,有一个小组,因为没有看清题目就动手画,结果把不会飞的动物也给图上了颜色,老师适时地提醒同学们,做作业时,先看清题目的要求,学会学习,并养成会学习的好习惯;有一个小组的作品因印刷原因,马的腿有个黑点,可有部分同学却说是图上的,这是,老师充当一个主持者,拿着作品依次去给他们评判,直到同学们都确定是原来就有的黑点,才算完成,也作到了评价的公平、公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0f6f18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