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教材解析

2022-07-23 15: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教材解析 》,欢迎阅读!
乘法,口诀,反思,解析,教材

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教材解析

本文就小学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进行教学课探索,笔者作为一线教职员工,通过实践的教学进行摸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

一、7的乘法口诀教学课现状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现阶段,在口诀教学中,教职人员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学生列出

7_times;7=49的算式,老师会问: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很自然的会根据一些定势回:因为七七四十九。这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因为七七四十九是新课,学生用新课来解释旧知了。而49的来由应该是学生通过查表,或根据前面的42再增加7得来的。而口诀是我们为了容易记住这个答案而编出的顺口溜。

二、7的乘法口诀教学课存在的问题 ()概念知识区别不明确。

比如,在教学课堂上,关于主题图方面,淘气和笑笑的问话出现了:再过几个星期,就事我的生日。那么再过几个星期和有几个星期是不一样的概念。在这节课中需不需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进行区分?

()教学老师在注重生活教育的渗透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和验证,学生的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7的乘法口诀教学对策 ()关注学生回答,调控教学思路。

在教案设计中,备课除了备教法,更重要的要备学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以学定教。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家庭教育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也出现层次区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现实的反映,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教师出现79个乘法算式,教师设计的目的是想学生只说乘法算式,不说结果,列出乘法算式后在全班学生独立计算,出现算法的多样化,这个环节回避个别学生用口诀计算7_times;7=49。结


果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习中算式和得数是一体的,列算式时都回答了得数,这时教师应该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说出得数也没关系,教师不板书得数,对列算式的孩子进行肯定后问学生:你们都能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试一试。而不是教师不断的提醒只列式,不计算。 ()关注学生活动,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活动是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低段学生更需要在活动中体验,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构建。教师通过关注学生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这节课的活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如学生在编写7的口诀中,在试讲时出现七九六三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在教案中就预设学生出现这一错误的教学环节,但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多学生的巡视,发现这节课没有出现七九六三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采用故错法,教师就设计了4_times;7=28四七二八让孩子来评价,提醒孩子编口诀是注意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关注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 [page]-->

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我们有时怕中下生回答不好问题,怕耽误教学过程,往往就由个别优生以点代面的回答问题,为了增加课堂练习容量,得课堂高效就采用口头练习的方式。这样,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中下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来得及理请思路,个别优生已经回答出答案和解题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生就会产生思维惰性,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就不思考,等别人的现成答案。这节课教师充分注意这点,在编写口诀,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中,让每个孩子都动手算一算,编一编,做一做,在订正。给了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每个孩子动脑。这样有利于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面向全体。 ()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新课标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解答数学问题。在设计填表格找规律,用规律填7个星期是几天,8个星期,9个星期呢?给中下生提供了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计算79句口诀的乘法算式。在计算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①连加②用规律计算


③拆分、组合法④查表法。在这一环节,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特别是查表法,这是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陪养,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查资料,查表是一种能力,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表格,采取男那种方法计算较简便呢?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优化就更好。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时寻求简洁方法的思维方向和能力。

()关注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学习内容的价值。

这节课教学7的乘法口诀,教师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午会引入,在练习巩固中利用午会的设计,学生选择喜欢的午会出示练习题,让学生体会到7的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价值。而不是生硬的用7的口诀去套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学习与生活割裂。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索,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的设计教学时,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走进课堂,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真正体现生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标的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15bd10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