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

2023-01-03 05:3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欢迎阅读!
有感,教学,华应龙



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

错误,我们惟恐避之不及,而华老师却欢迎这样的错误,带着

好奇的心,捧读华老师的《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来体会一下化错艺术。

什么是“化错”?“化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错误为正确,“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化错”更重要的是把“差错”融化为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教师艺术处理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才能把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想想在平时的课堂也确实出现了这样宝贵的机会,有时一个错误甚至可以深化课堂,让一节课成为更有深度的课,看来化错不仅仅只是纠错,而是一种思考,一种碰撞,能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发。

为什么要“化错”?人生自古谁无“错”,差错的产生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错”更具必然性。没有化错何来创新?没有化错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探究学习?没有化错何来真正的”过程教学“?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有化错,才有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活动的发生;有化错的课堂,才有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成长发生在容错中。我对“化错”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怎样化错?化错包括:错是错,温暖地“容”;错不是错,智慧地“融”;错还是错,自豪地“荣”等三个阶段。这是华老师对化错课堂三个阶段的精辟概括,也是对待差错的三种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得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现,提高自身的水平才有能力更好的掌控课堂,让化错成为真正的艺术

有时我在想,错误随处可见,为什么没花点心思在这些错误上呢?


想来是自己的功底不够,往往没能去深抓错误的本质,却用正确的答案来埋没创造的机会。我们需要美丽的错误,不是以“出错”为荣,而是以能“化错”为荣。让学生有勇气展示、分享自己的错误,然后慢慢得化解错误,从而得到提升,这很考验老师的功底,但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慢慢得学会化错精髓,化腐朽为神奇。

利用课堂的生成的一种教学。在我的教学中有时也利用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但如何正确的进行引导,并能将这种引导上升到 一种高度,总结出一种方法是我所不能及的。华老师的这篇文章给了我一种引导的方法,而我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的利用,并且将课堂中出现的案例记录下来。对于这三种境界,我能做到的是第一种境界:容错。我能包容并且欣赏学生的差错,让学生悦纳自己和同学的差错,并且让学生暴露差错。往后的两种境界就不行了。对于融错,需要分析差错背后真正的原因,让正确在差错中生长,并用好教师自己的差错。对于荣错,需要做到的是拾错,分享,感谢。这体现了数学的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好习惯。 允许犯错,不等于鼓励犯错。只有在尽最大努力避免出错的前提下所犯的错,才可能最具有教育价值。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随时都会出现错误,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会正确的知识,从错误中总结教学的技巧,从错误中培养学生的品质,这是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20140f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