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提出仁者无敌

2023-01-10 23:01: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谁提出仁者无敌》,欢迎阅读!
仁者,无敌,提出

谁提出仁者无敌

在看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孟子的仁者无敌的思想。 其实孟子认为仁者无敌,一方面来源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另一方面来源于他自己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逻辑是这样的:一个君主主要是有仁爱之心,所以要把这种仁爱之心延伸到老百姓身上,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治理人民。这样,当人民安定了,人民富裕了,其他老百姓来了,那么这个就会越来越强大,这样仁者才能所向披靡。

从逻辑上来讲,孟子的仁者无敌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毕竟是一种空想。因为在战国时代,与之间经常处于你死我活的争夺之中,没有一个会有实施仁政的机会。所以,富国强兵的法家,才是战国时代各国的自觉选择!

所以连司马迁都说孟子的学说,是理想主义,行不通! 下面,请看故事:仁者无敌!

梁受了的委屈,自己出面管理,但情况还是没有好转。他想向孟子诉苦,告诉他自己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尽心力治理,河内有了灾年,就把那里的民众迁往河东,把粮食运到河内;河东有了灾年,也是这么做的。而看邻国,没有一个国君像我这样,可是我的人民没有增加,邻近的人民也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梁惠王认为自己比邻国的那些国君强多了,可是天下的老百姓并没有归心于他,孟子不是说“仁者无敌”吗?怎么我现在是“仁者无人”呢?


孟子认为仁政是一个整体施策的综合性系统。梁惠王治国方法有问题,河内灾年就把百姓迁往河东,河东灾年迁往河西,要是都是灾年,还能把百姓迁到哪里去?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本没有抓住治国理政的根本。考虑到梁惠王已经被他怒怼了几次了,这一次孟子很委婉。

孟子说,“大王喜欢战争,我就拿战争来打个比方吧。战鼓敲响,与敌人的兵刃刚接触,有的人就丢盔弃甲往回跑,有的人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却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是胆小鬼,您觉得可以吗?

梁脱口而出,他们都是一样的懦夫。

孟子说,“大王要是懂得这个道理,那就别指望你的人民比邻国多了。”

孟子的意思是说,梁惠王就是跑了五十步的胆小鬼,却理直气壮笑话跑了一百步的怕死者。梁惠王虽然埋头苦干,但没有抬头看路,没有真正抓到事情的重点。真正聪明的国君,应该推行仁政,不仅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有活干,还要让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政府不仅要给老百姓温暖,还要建设“王道主义”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温饱、温暖和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归心仁者无敌。

雄辩的孟子,无论说什么话题,总能逻辑严密地引到“仁政”和“王道”理想上去,而且毫无违和感。孟子认为梁惠王的思想有三点错误,一是给老百姓小恩小惠就觉得自己居功至;二是在施政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是把老百姓的困苦归罪于天灾,殊不知人祸大于天灾。 由于梁一心想着增加人口,孟子抓住这一点进行了讨论,告诉梁王权开始的想法。具体来说,就是三步走战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d80148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