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意向

2022-10-25 18:5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意向》,欢迎阅读!
登高,意向,诗歌,古代

浅论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意向



登高而饮,赏菊心醉,高处觅知音。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和客观的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古代诗歌中对“登高”这一意象的运用是广泛而灵活的,登高在古代诗歌中的意向大致上是描写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缅怀亲人,抑或是描写赏菊饮酒的闲情逸志,抑或是为了表达对现实不满而登往高处去寻觅内心的释放,抑或是登高而呼,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以及心中理想等等。总而言之,登高意向在古代诗歌中是深刻而带有深厚感情基调,给人以鼓舞与感动。

在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丛山小。”诗人在做此诗时正处在人生低谷,诗人赴洛阳应试,落第后北游齐赵,过泰山有感而作。诗中,我们看不到一点常人受挫后的沮丧,只能感受到作者超然物外的志趣和胸怀天下的抱负。这点,从作者笔下的泰山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即可略知一二。诗的前两句写泰山的高峻挺拔;三、四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但仍有参天耸立的雄姿暗含其中;五、六句由整体转入局部,用山腰的白云、飞鸟烘托直入云天的泰山的雄姿,使泰山之高显得更神秘莫测;最后两句在以上描写的基础上表明自己征服泰山的勇气和决心。诗人的这种胸怀,既是诗人的“诗史”中忧国忧民情结的最好注脚,也是我们确立志向的最好参照,特别是最后蕴含深刻哲理的两句,更应成为我们自励自强的信条而置之座右。在此诗中登高是表达作者内心对未来的一种希望以及渴望能够登上高处的远大抱负,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看是积极进取的,表现得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登高景物的描写释放了内心的压抑,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书写自己的豪情壮志,使我们读后能感受到作者抱负。通过观览景物的感受引出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作者站于高处,一眼望去是广阔的青山绿水,于是感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出了人生中假使要更上一个层次的话就必须努力往上前行的道理。在此诗中登高是表现远大抱负以及抒发豪情壮志的一种意象。这这两首诗中的登高意象是相似的,都是登上高处表达内心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都具有勇往直前的积极意义。

张说的《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中有“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在此诗中作者将内心对天下的担忧与个人的远大抱负赋予登高,登高在此就成了作者内心宣泄的地点与力量。心系朝廷与天下是此诗的主要线索,在家与国的伟大历史责任中,作者饮一杯黄花酒,将登高好望岳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句“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道出了重阳登高好时节的民间习俗,在秋高气爽的的高山之巅,作者发出了“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的感叹,心系天下的伟大情怀溢于言表,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地写出了内心的情怀。登高这一意象在此诗中是对天下社稷的深切关注,作者渴望能够为天下百姓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爱国爱民主义情怀在


登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登高诗中对登高这一意象表现爱国爱民主义情怀的典范。一句“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为我们呈现出了作者高尚的个人价值取向的伟大之处,家天下是我们每个人永远都不可忘记的人生信条。

在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中将登高所赏到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交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只求一醉解千愁却又无奈的纠结情感。“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象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象是劝客,又象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象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将登高赋予了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在作者笔下重阳节登高是一种习俗,是对亲人的一种挂念以及对团圆的一种期盼。在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作者将深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异乡的作者是如此的渴望团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了千百年来游子身处异乡为表达对家乡亲人无比思念的佳句。可以想象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看到别人全家团聚而自己却形单影只的心情是如何的辛酸,然后又会想到自己所经历的辛酸与痛楚,也许只有身处异乡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辛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句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f8dfd00eff9aef8941e06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