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邓稼先》课文背景语文

2022-04-27 21:04: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邓稼先》课文背景语文》,欢迎阅读!
邓稼先,课文,语文,背景,2019

《邓稼先》课文背景

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来说,认识原子弹、氢弹这些可怕的核武器,是从广岛开始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空前的浩劫顷刻间降临,两座城市化为废墟,成千上万的人被夺去了生命。望着遮天盖地的蘑茹云,美军的投弹手惊呼道:“简直是看见了地狱!”

正当英、美、苏开始展开核军备竞赛的时候,中国刚从废墟上站起来。新中国需要的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建设国家的和平环境。然而,侵略战争偏偏威胁着她的生存。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了这样两条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维护和平,就需要武器。正像法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弗莱德里约里奥教授所说:“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拥有原子弹。”

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此后不久,中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启动成功!10月16日,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汇集到北

1


京,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这项秘密的工作中来。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天灾人祸同时重重撞击着中国大地。对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来说,那是一个卡脖子的时代。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来信,拒绝提供原子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为了记住那个撕毁合同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名为“五九六”。

在这以后的五年时间里,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迎来了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决战阶段。

“浩浩乎!平沙无垠,负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借助唐代李华的文章,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祖国大西北昔日的荒凉景象。不要说是搞科学研究,就连生存都是很难的。然而“五九六”的战士们凭着一颗爱国心,一种革命的豪情壮志,硬是把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莱裹尸的古战场建设成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174fa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