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风俗_过小年的风俗习惯】

2023-02-09 09:0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风俗_过小年的风俗习惯】》,欢迎阅读!
小年,风俗习惯,腊月,风俗,二十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风俗_过小年的风俗习惯】

祭灶

祭灶即祭祀灶君。灶君俗称灶君菩萨、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相传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便会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汇报民情,以便玉皇大帝赏罚。所以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清水、料豆、株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上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全家老小都要参加祭祀、磕头、行礼。 有的由长子奉香、送酒,并为灶神的坐骑撒马料,从灶台一直撒到厨房门外小路。还要把关东糖用火溶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相传这样可以把灶神的牙齿粘住,不让它发声,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说人间坏话了。祭祀后要烧掉灶神像,说是送灶神上天。灶案两侧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和一家之主的横批。

浙江一带,祭灶日把怡糖拌上米粉做成元宝的形状,叫糖元宝 苏州送灶神,民间将松柏枝、石楠、冬青一起扎成小把,称送灶,沿街叫卖。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到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说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画像,便于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目清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表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共祭的,便没有这一说法了。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各家各户忙着蒸花馍。一家蒸花摸,四邻来帮忙这是展示女性灵巧手艺的大好时机,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花馍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哨。特别要制作一个为供奉灶君的大枣山。 扫尘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此时要做好辞旧迎新年的准备,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彻底打扫室内,俗。扫尘,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窗花。山西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避遏;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凑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道出了儿童盼望热闹过年的心理。 梳洗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因此小年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山西吕梁地区婆姨女子都用开水洗脚。未成年的少女,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喻意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 赶婚

过了腊月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出嫁不用挑日子,称为赶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很多。民谣说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d9108c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