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李商隐

2022-04-18 12:1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雨寄北李商隐》,欢迎阅读!
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赏析及练习

赏析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确定归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也涨满了秋水。什么时候,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赏析

1.第一句一问一答,有何作用?

:两个"连用,一问一答,写出了作者思念亲人,欲归不能的无限惆怅和无奈,突出了夫妻间真挚的感情。 .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字的妙处.

:,注满之意,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情景,更烘托出了诗人绵绵不尽的愁思。 3巴山夜雨"出现了两次,有何作用?

:第一次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受,抑郁孤独,愁思无限;第二次表现诗人想象他日剪烛西窗夜话的内容,突出了团聚的欢乐.两者对比,反衬出了今夜的凄苦和孤独,更加的突出了诗人对妻子(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4。本文的写作特点?

答:①回环往复,浓缩时空②虚实相生,富于想象③对比衬托,情景交融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中心

这首诗描绘了巴山夜雨的情景,抒发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情怀与思乡愁绪。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实写,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写,设想重逢情景,表达思念与渴望团聚之深情。) 思想内容:本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感情的美好心愿。 艺术特色:1、虚实结合 2 想象 3 情景交融

练习

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2、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 与友人团聚 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 的感情.

4、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后人对重复使用巴山夜雨"评价极,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表现的是 眼前对现实的愁苦感受 ,第二个表现的是 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 ,作用是 突出思亲念

5、本诗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 剪烛西窗 。成语的含义是 在西窗下剪烛 ,用以表达 思念亲友,渴望团聚 的情感。

6、诗中的两个“巴山夜雨"意蕴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前者是实景,渲染诗人内心的孤寂凄凉;后者是 想象 中相聚时谈论的话题.

1 / 3


夜雨寄北李商隐

7、诗中“巴山夜雨"重逢出现有什么艺术效果?

前一个是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是 将来回味的夜雨,时空交替,回环往复,缠绵曲折.(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8、本诗构思新颖,请你说说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抒发感情的?

诗人从 想象 的角度,设想他日重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从而抒发对妻子的 之情。

9、在巴山夜雨时的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绪是什么样表达出来的?

孤寂思乡(凄凉愁思)是通过描写当时所环境及想象未来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作反衬,又用重复“巴山夜雨”来表达这种心绪的.(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思之情。这种心情是通过描写眼前所见的水涨秋池的景物表达出来的。10、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1、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这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12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13、简析诗中字的妙处.

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伸长。) 14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这句采用对比的写法,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的表现了思念无边的沉重和悲怆. 15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达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7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18、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9、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20、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2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22、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

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窗、巴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人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添了重聚时的乐。

2 / 3


夜雨寄北李商隐

23、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24、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全诗字和巴山夜雨"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的深情。 25、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D.诗中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6、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一句之中两个",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27、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8、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660ec5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