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 马 巩乃斯的马》_10

2023-02-16 12:0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 马 巩乃斯的马》_10》,欢迎阅读!
巩乃斯,上册,北师大,语文,年级

巩乃斯的马

教学目标: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4、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知识链接:

作家介绍:周涛,1946315日出生,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在少年时随父迁入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诗集《神山》《野马群》,散文集《稀世之鸟》《秋风旧雨集》《游牧长城》等。

写作背景:《巩乃斯的马》 创作于1984年,呈现的是个人关于“文革”岁月的记忆和感受;也是一篇为马写下的赞歌,又是对往昔与马为伴的岁月的无限缅怀

1970年,作者来到巩乃斯草原,和许多知识青年一样在农村生活、劳动,接受所谓的“再教育。精神上受到压抑,为了挣脱束缚,寻找自由,作者从马的身上感受到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

巩乃斯、蒙语意为“太阳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境内,是新疆细毛羊的产地,也是“天马的——伊犁马的故乡”。伊犁马就是巩乃斯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一二类生字,能正确书写,掌握多音字“吓、劲、撒”的用法。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马群疾驰的壮观场面。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群马疾驰的壮观场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交流你了解到的有关“巩乃斯”的那些资料呢?(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2、交流你查找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3、检查字词,教师点拨重点。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词——分组读——齐读。 (2)、多音字组词:“吓、劲、撒”

3、说说那个字不好写?重点指导学生写“猛、坡、魄”等生字。 4、指名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画出带生字的词语。思考: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从哪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2、指读课文,订正读音。

3、交流初读的认识:巩乃斯的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影响?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四、展示疑惑,互相解疑。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 2、质疑解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875d9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