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几天数学复习方法

2022-05-17 07:1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前几天数学复习方法》,欢迎阅读!
考前,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前几天数学复习方法





准确把握《考试说明》

建议在《考试说明》出台之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对照各项考试要求,准确把握复习的层次。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

制订复习策略

要对自己数学学习的现状进行准确定位,尽快摸清自己的薄弱环节,做到有的放矢。但也不能一味缺什么补什么,要学会放弃一些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能力题,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数学高考成绩的切实可行的努力目标。

针对性训练

1、选择题、填空题的训练,着眼点要放在发现问题和查漏补缺上。高考中选择题、填空题的考查,除了突出考查“三基”,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解题速度上。因此,要在熟练掌握常规方法的前提下,强化特殊方法的训练,在做对的前提下提高解答的速度。建议要强化数形结合、特殊化、估值的方法的训练。

规范书写

今年网上阅卷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书写在一份答卷纸上,与以往高考的答题模式不一样。为了便于网上阅卷,要求考生在做图和书写时,要用50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希望考生要强化适应训练。因为,高考的得分是以学生的书写为依据,书写规范不规范,会不会书写直接影响高考的评分。

同时提醒考生,在模拟训练时,要不断积累考试技巧。比如哪类题型占多少时间等等,要通过模拟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考生在此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材的作用,我们有很大一部分考生不重视课本,甚至在高考这一年中从来没翻过课本,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高考试题有一部分都是从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里引申变形而来的,对于我们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讲,就更应该仔细阅读教材,认真琢磨书上的例题,体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对于我们提高数学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课外参考书的选择我认为选择一到两本适合自己的参考书,把里面的精髓学懂学会就足够了,不必弄的太多,弄的太多,反而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包袱。

第二轮复习,即专题强化复习阶段,一般从三月份到四月底,由于第一轮复习是以各知识板块为主,横向联系不多,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应重点突出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的复习,高考中一般有下面几个专题,即:函数与导函数专题;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专题;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专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概率与统计专题;列与不等式专题等,通过这几个版块的复习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解答高考解答题的能力。此阶段学生不应沉迷于套卷演练,而应以典型例题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为线索,讲求解题策略,使自己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数学素质得以明显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当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出台了,考生应该仔细阅读《考试大纲》,针对前期的复习来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于《大纲》中与往年变动的地方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重点复习,争取在高考习中面面俱到,不留死角。

第三轮复习,即考前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大量做一些练习,要做题先要选题,高考真题一定是最好的练习题!因此建议一定要好好做一下最十年以来的高考试卷,包括全国卷和地方卷,其次最好能找到近5年以来各区的统考试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巩固前面复习过的考点。同时最后的复习别忘了课本,特别是在考前应该再次翻开课本把里面公式和定理再看看,把典型的例题再做做,因为书上的例题毕竟比较简单,在考前做例题一是防止手生,便于高考正常发挥,一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最后,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考前保持必胜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走进考场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慌张,因为大家是平等的。另外,进入考场适度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利于激情的产生,千万不能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慌张。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沉着应战,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看着一叠叠的复习资料,考生们也愈发紧张,生怕自己在考试中发挥失常。高考前几天该如何复习?考生考试时都要注意啥?

数学数学公式要“信手拈来”

除了归纳一类题目的通性通法外,考生们对一些重要的数学公式一定要熟练记忆,如三角函数中的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等。

按照高考时间安排,英语学科考试在68日下午300-5:00开考。为此,附中英语老师李敏介绍,在临考前一周,考生要进入高考的时间节奏,把复习英语的时间调整到下午300-500,让学习的“兴奋点”在考试时间“爆发”。

看了高考前几天数学复习方法的人还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4edc20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