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建设

2023-04-10 07: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建设》,欢迎阅读!
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时期,三大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建设

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关键是注重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的三大建设。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标签:抗日战争;党的建设;思想;组织;作风

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联系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的实践,着力从思想、组织和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使党经受住了巨大的历史考验。今天回顾历史,对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思想建设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个决定性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思想统一的党。为实现党内思想统一,毛泽东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和探索。



(一)重视和开展思想教育

毛泽东认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实现党的一切政治任务的保证。这一时期一是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在抗日民族战争中做先锋模范的教育,有力地纠正了军队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并以思想上的纯洁性巩固了政治上的坚定性;二是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一致性的教育用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全党。通过教育党员干部对在统一战线中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在行动上更自觉地成为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模范。



(二)重视和要求党员思想入党。

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质就是解决党员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问题,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每一个党员。抗日战争实践表明,牢固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而奋斗,自觉做到拒腐防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三)重视和运用整风的教育形式。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党于19422月至19454月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对全党进行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整风运动是进行党内思想教育思想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




大创造,它不仅成功达到了弄清思想、纠正错误、团结同志、共同前进的目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党的组织建设

为实现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毛泽东认为,在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同时,还必须着重从组织上建党,切实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组织上巩固的、有战斗力的统一整体。



(一)大力发展壮大党的组织。

毛泽东发出了党的组织要向有着真诚革命、信仰党的主义、拥护党的政策、并愿意服从纪律、努力工作的广大工人、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开门的号召。党的各级组织在建设党组织和发展壮大党员队伍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认真付诸实施。党员队伍在短短几年内从数量上得到很大发展,在质量上不断得到提高。到抗战结束,党员由原来的4万人发展到121万人。



(二)实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干部问题。毛泽东特别重视干部问题,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并提出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对干部问题的重要论述,可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标准;一个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了我们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

毛泽东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他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无原则的自由主义,认为这是达到党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同时,他又强调,没有一个团结和统一的党,就不可能团结全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把革命和建设事业引向胜利。斗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党内的错误倾向,使党在新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三、党的作风建设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并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



(一)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才能成为百战百胜的武器。我们党在坚持应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抗日武装斗争的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调查研




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途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理论上创造,从而使党的建设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密切联系群众。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党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深入群众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发现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教育引导群众前进,这就是我们党受到人民拥护、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奥秘之所在。



(三)开展党内批评。

毛泽东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改造主观认识能力,使主观符合客观,持真理修正错误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他还生动地把批评与自己我批评比喻为像打扫房子和洗脸一样,必须经常进行。实践验证明,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就能保持生机和活力,就能不断获得进步。



回顾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与改善党的建设,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在新的探索中解决好党的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把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89e706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