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其七杜甫唐诗鉴赏

2022-09-17 17:1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秦州杂诗》其七杜甫唐诗鉴赏》,欢迎阅读!
秦州,杜甫,唐诗,鉴赏

《秦州杂诗》其七杜甫唐诗鉴赏

杜甫的《秦州杂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一起来看下!秦州杂诗其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怅望,衰飒正摧颜。【赏析】 “莽莽万重山。 ”陇南山区,冈岭重迭,峰峦密布,数山之间偶有河谷地带,就是秦州所在。这首诗开头用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两句,就是对秦州附近地理形势最概括、最形象的描写。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紧接前两句,写的是陇南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山区多风,因为有山峰阻隔,山南山北,天上地下的风都未必是不一样的。 因此, “无 ”风是诗人在山谷里的感觉, “云出塞 ”却是天上有风在吹的结果。又由于秦州地处万山丛中,因此这里黄昏和黎明的时间都要比平原地区长一些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黄昏,日隐西山,天并没有全黑,但是昏暗之中明月却往往皎然可见,因此才有 “不夜月临关 ”的现象。总之,前四句写景。一、二句从高角度俯视,写地下;三、四句从低角度仰视,写天上。这样的景物描写,突出了秦州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五、六句用了两个典故。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武帝封他为典属国。 “属国归何晚 ”,表示对各族人民重新和好,使节顺利往来的盼望。用 “楼兰斩未还 ”,而应该理解成诗人对扫除障碍,使唐朝同周围各少数民族友好





交往的的期待。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后称鄯善。汉武帝时派遣使者到大宛国去,楼兰阻挡道路,扣留汉朝使者。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平乐(官职名)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国王而归。最后两句,诗人写到了自己。在黄土高原的茫茫烟尘之中,诗人独自作长时间的眺望。望什么呢?望使节的正常往来,望平定叛乱凯旋的战士,然而所能望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高山和深秋季节一片衰败的景象。这时,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安定的渴求一下涌上诗人心头,忧愁烦闷,自然难免 “摧颜 ”了。后四句承前四句而抒情,关键在一个 “望 ”字。有了这个 “望 ”字不仅使后四句脉络清楚,而且使得前四句的描写也落到了实处。【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 ”,与李白并称 “李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 “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b44ee6f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