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反坦克利器:下载返利app省钱利器

2022-05-23 05:5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移动反坦克利器:下载返利app省钱利器》,欢迎阅读!
利器,返利,坦克,省钱,移动

近期,俄罗斯展示了最新研制的MRK-27VT型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其上配备有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等,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该机器人的推出,表明了俄罗斯国防工业在反坦克武器领域的最新进展。

出世背景

正如200多年前克劳塞维茨在他的宏篇巨著《战争论》中所论述的那样,人类的绝大多数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产生后将会被首先运用于军事领域,集现代光、机、电及微芯片技术等为一体的机器人技术也不例外。机器人最早出现在战场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纳粹德国研制出了一种名为“歌利亚”(圣经中被大卫杀死的巨人的名字)的引导式自杀坦克。该自杀坦克由操纵者通过很长的电缆发送指令引导,是战场机器人的最早雏形。从此之后,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可用于军事目的的各种机器人的研究,苏联和它的“继任者”俄罗斯自然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及俄罗斯的科研人员先后成功研制出MRK-02MRK-17MRK-23等多种型号的战场机器人,被俄军方赋予战场侦察、对可能的核、生、化污染区采样分析以及扫雷、排爆、反装甲等多种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两次车臣战争期间,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战斗中,装备T-80/90等先进坦克的强大俄军机械化部队常常被困于格罗兹尼狭窄的街道之中。在巷战中,这些重型装备由于机动不便成了手持老式RPG火箭筒的车臣武装分子的活靶子。残酷的战争现实,引起俄军方高层和俄军工科研人员的反思。经过深入总结战争的教训,俄军方提出要研制一种既有很强的反坦克和简易工事的能力,又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等优势的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多用途的反坦克机器人遂成为首选。在强有力的军事需求拉动下,配备反坦克导弹和单兵火箭筒的MRK-27VT型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问世了。

性能解析

MRK-27VT型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主要由行走系统、可作上下左右运动的机械臂、武器及瞄准系统和后方的操控台四大部分组成。其中行走系统和机械臂是在俄罗斯1997年研制成功MRK-27通用型机器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这种机器人设计有传统的类似坦克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底盘每侧各有2个驱动轮和4个负重轮,有着较强的战场通过能力,可适应绝大多数地形条件下的作战要求。经过精心研制的MRK-27VT型机器人的行走机构长15米、宽0.71米、0.65(从地面至机械臂接口处上端)机器人的行走系统由1台小型的电动机和两组蓄电池驱动,移动速度为每秒00.65米,爬坡能力为30度,而且具有攀爬楼梯的能力。外,与原型MRK-27通用型机器人的底盘不同的是,MRK-27VT型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还在底盘的上端靠后的位置两侧各安装了2具发烟筒,从而提高了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机器人的机械臂由装在行走底盘上端的1台电动机驱动,负重能力可达40千克。另外,在机械臂的不同位置安装有多达8个各型摄像头及多个照射灯。所以,即使在夜间等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机器人也可向后方的操控台传送引导机械臂运行足够的信息。机器人行走机构和机械臂共重170千克,它们都由安装在行走底盘上的两组蓄电池提供电力,两组蓄电池一次充满电后可以为MRK-27VT多用途机器人提供连续工作三个小时的电量。

MRK-27VT多用途机器人的武器及瞄准系统由安装在机械臂顶端的2具俄制RPG-27单兵火箭筒、2枚俄制的AT-14“短号”单兵用反坦克导弹(下边并列的两部)及它们的传感/瞄准


具构成。其中RPG-27105毫米单兵火箭筒是目前俄军广泛装备的、不占编制的单兵用反坦克武器。该火箭筒可发射装有串联战斗部的破甲弹,用于击毁装甲目标。火箭筒长1米,重6千克,其配用的破甲弹使用俄罗斯上世纪末研制的威力巨大的PG-29V式串联战斗部,这使该弹在引爆现役的第三代坦克普遍外挂的爆炸反应装甲后,破甲厚度还可达到650毫米。近年来,RPG-27火箭筒已成为全球畅销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它也是俄罗斯出口创汇的主要轻武器之一。

AT-14“短号”反坦克导弹是MRK-27VT机器人装备的另一种反坦克利器,该导弹是由俄罗斯图拉仪器设计制造局研制的俄罗斯第三代轻型反坦克导弹,也是目前俄军主力反坦克导弹之一。该导弹弹径152毫米,弹体为圆柱形,采用鸭式布局,前面有2片可以折叠的鸭式舵,尾部有4片折叠式梯形稳定翼,采用激光驾束制导。其动力装置由1台起飞发动机和1台续航发动机组成,起飞发动机把筒装导弹推出发射筒后,续航发动机便开始工作。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40米/秒,射程1005500米。为了对付不同的目标,“短号”反坦克导弹配备2种战斗部,9M133-1反坦克战斗部和9M133F-1多用途战斗部。目前尚不清楚MRK-27VT多用途机器人使用的是哪种战斗部,但从其设计思路来看,很有可能是根据任务需要快速选择安装所需的导弹。9M133-1反坦克战斗部的前置战斗部用来击穿和引爆爆炸反应装甲,主战斗部用于击穿坦克的主装甲,最大可穿透120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或35米的混凝土防御工事。

MRK-27VT机器人的瞄准系统有安装在机器人最顶部的机械瞄准具、安装在RPG-27火箭筒下方的激光瞄准镜等,同时也可以加装“短号”反坦克导弹标配的1PN79M-1型热像仪。1PN79M-1热像仪集成有红外信号探测器、控制和带冷却系统的光电装置,其电源为镍镉电池,具有优异的性能,夜里能发现3000米左右距离的敌方坦克等重型装甲目标。因此,可赋与MRK-27VT机器人优异的夜间作战性能。发射系统通过激光瞄准镜或热像仪为AT-14“短号”反坦克导弹提供制导和目标显示,使导弹具有在不同状况下对目标的“即见即射”性能。

MRK-27VT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同时装有RPG-27火箭筒和T-14“短号”反坦克导弹两种大威力反坦克武器,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弹炮合一”。这种作法大大增加了MRK-27VT机器人在对付各种高、低价值装甲目标及工事时的灵活性。MRK-27VT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的后方操控台与机器人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联系。操控台的全部部件安装在一辆小型推车上,主要由两个以上的显示设备和多个操控杆和按钮组成,由12名操作手进行操控。

应用展望

将机器人用于战场是目前各军事强国装备发展的趋势之一。具有灵活机动反应能力的机器人,将能独立完成诸如在复杂的战场上探测爆炸物、搜索高威胁区域等的危险任务,大大降低了有人作战系统面临的战场威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作战人员的伤亡。俄罗斯研究军用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说由来已久了,在排爆机器人的研制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MRK-27VT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原型的MRK-27机器人自2005年以来曾多次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展示,由MRK-27机器人发展而成的MRK-27X型排爆机器人及MRK-27MA警用多用途机器人也曾引起过各国同行的高度关注。MRK-27VT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是俄罗斯战场机器人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具有火力强、反应灵活、操作性强等优点。目前,俄罗斯正大力寻求外国合作商共同开发、生产和采购这种新型的装备。因此,MRK-27VT多用途反坦克机器人将来很可能作为俄罗斯主要的外贸军事装备,进入更多国家的军队中,从而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477de5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