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歌——《将斩佞臣头》

2022-08-04 18: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国诗歌——《将斩佞臣头》》,欢迎阅读!
佞臣,爱国,诗歌

爱国诗歌——《将斩佞臣头》



爱国诗歌——《将斩佞臣头》爱国诗歌——《将斩佞臣头》 《李都尉古剑》原文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斩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李都尉古剑》作者简介

(772 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guī)(陕西渭南北)。与、并称 李杜白 。现实派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 诗王 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都尉古剑》鉴赏

1




白居易的讽喻诗,善于运用变化万端的比兴手法,塑造各种真实的受迫害者的艺术形象,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政和不合理现象,因而这些诗不少成为反映现实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名篇,《李都尉古剑》就是其中一首十分出色的。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可分三个层次。从开始至 秋水澄不流 句主要是表现古剑外表的不同凡俗。首句写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 ,是用 寒黯黯 三字描绘古剑寒光闪闪,灼烁不定的形态,刻画剑的不凡,不从剑的锋利入手,而仅表现其剑光闪烁不定,正是本诗的高明之处,未睹剑先见其寒光凛凛,足以说明这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 几千秋 上承 古剑 字,古而且利,则此剑为至宝就毫无疑问了。为了进一步渲染这柄宝剑,诗人进一步写道: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诗人借用典故,极力夸张表现宝剑的非同凡俗之处。这四句是从诗人的角度描绘宝剑的不凡,为了印证自己的看法,下面四句又用旁观者的评价加以证实。客人看到宝剑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东汉袁康《越绝书》 太阿剑,视之如秋水。 用秋水形容剑光,由来已久。诗歌继描绘古剑 寒黯黯,可以 纳日月 斗牛 之后,又以 湛然秋水 形容,更进一步表现古剑的威光四射,非同一般。因此客人有观之者,即使很喜欢它,也不得不自叹是凡夫俗子,不敢奢望得到它,还是让这把古剑去完成其应有的使命吧。

接下来则是描写古剑的卓越品质。它不仅剑光闪烁,锋利无比,具有华美的外表,而且品质端正,也非平常刀剑可比。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说明它的纯度和硬度都是无与伦比的。这并非夸张,因

2




为它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犹如士之可杀而不可辱,极力表现其质地坚硬。西晋诗人刘琨《重赠卢谌诗》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这里是反用其意,表现出古剑刚硬,不能化柔,不屈从外力的品质。但是,一旦有用武之地,它也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拼杀。正所谓 愿快直士心,将斩佞臣头 ,它愿意充当杀伐谄佞的先锋,为国为民除掉奸邪。至于区区个人恩怨就不是宝剑所乐于效命的了,它不屑于做那些需要半夜行动,见不得人的丑事。这一段从宝剑的精纯无比和愿斩佞臣两方面揭示出宝剑的内在品质,它比漂亮的外表,凛凛的寒光更重要,更能展现出古剑之所以为至宝的本质所在。

最后两句点明此诗的主旨,也是白居易 卒章显其志 方法成功的运用。意思说:这样锋利的兵器,应该使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不要沾辱了我 神兵 的光辉称号。

这首诗是通过表现一把宝剑的不同凡俗及其优秀品质,借以塑造一个刚正不阿、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重臣和谏官的形象。此时诗人身为左拾遗,自然也有表明自己作为谏官的正直态度之意。然而,诗的主旨并没有明白直接地说出来,而是紧紧扣住宝剑的特征来表现,全诗没有一句话不是围绕着这把古剑写的,每一句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古剑的超凡和刚直不阿。咏剑与赞人,自然融合为一。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39bf6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