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在电视传播中的社会意义

2022-12-06 00: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族民间舞蹈在电视传播中的社会意义》,欢迎阅读!
民间舞蹈,意义,民族,传播,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族民间舞蹈在电视传播中的社会意义

作者:田宓

来源:《艺海》2011年第05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走进电视,应以价值判断与意义寻求为自己的立足点,引入价值哲学思想资源,避免停留在说好说坏和一般读解层面上,运用文化研究的方式,透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艺作品与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和问题本质,对每一种批评对象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 一、符合世界对文化多样性的普遍认同

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年迈的民间老艺人悄然逝去;而年青的一代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淘金落户或进入乡镇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偏远县城的情侣们竞相效仿好莱坞大片中的爱情游戏模式来恋爱,他们哼着流行歌,弹着吉他,拎着录音机;孩子们的文具上、衣服上印制着明星的大头照。传统的手工玩具和手工服饰被弃如敝帚,随着香会和赛会等活动的先后绝迹,民族民间舞蹈在渐渐消失。

国家对这一问题也给予高度重视,开始呼应着手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多民族的统一大是两千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中国国情,显示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制度文化、政治文化、多元一体的本质特征。和而不同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求同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途径,存异是发扬民族特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也只有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发展,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丰富性和可观赏性,才能为民族民间舞蹈固本。

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宣传、弘扬和继承,还需要电视这个当代强势的媒体的积极参与。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媒成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媒介,电视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其对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现代人接触电视的时间,比在校学习这一社会化学习的主要途径的时间也多得多。受众通过电视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且是动态和长期的,人们因此而获得判断的标准,并学习和扮演社会角色。由于电视对于双向传媒受众参与传播的重视,人们实现了与其他人与社会的对话,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和观点,展现了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且对于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与电视就越发密不可分。

二、符合新农村建设的人本理念

在中国当前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农民无疑是主力军,对于城市的建设和中国的现代化他们功不可没,但在文化生活至文化创造领域中,农民的参与权和创造性却被严重忽视和低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下层文化,凝聚着一般民众特别是劳动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智慧,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并由于广大群众不断汇入新的创造而充满生命力。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着中国改革开放,西方的文化产品登陆中国通过传媒和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向内陆农村播放,形成城市学习国外、农村模仿城市这样一个回流和反馈的单向流程。正常文化传播的循环过程被中断,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不能不激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在文化创造方面的原动力。

实现乡村文化的反馈,不得不借助于电视这一大众传媒,而这一借助目前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大陆地区电视传播的硬件方面,农村的电视普及率已经达到95.2%,电视网络覆盖率19982000年,各级政府共投资16.2亿元实施了村村通工程,10万余个通电的行政村接通了广播电视;20009月,国家启动了西藏、新疆等七省区广播电视覆盖和实验西新工程;至2001年,全国农村可以接收到卫星电视的人口已达到7.49亿人,占农村总人口8.07亿人的92.8%(陈崇山:《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现代传播》20033月,第35-37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农民与传媒课题组和中央电视台田野节目组对河北省深州县作了相关调查。结果说明电视不仅是不同层面的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还是农民最信赖的信息传播机构,有他们喜欢的栏目排序和最需要的信息种类:宏观类——政策、法规;实际操作类;市场类;科学知识——科学常识、文化教育知识。

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传播领域的优势,就要加强和完善电视网络建设,有针对性地制作节目,增强节目播出效率,比如根据农村的生活节奏优化节目编排。为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20051231日发布了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从农村的家电下乡到农业科学相关学科正式纳入研究生的考试;从给予农民工春运订票的绿色通道,启用发放银行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到制作大量描写农民工电视剧,如:《乡村爱情》、《文化站长》、《喜耕田的故事》,国家对于农民农村生活的关注和服务,正实现从物质领域向精神生活的过渡。积极主办CCTV电视舞蹈大赛,提供民族民间舞蹈展示的平台,让农民舞蹈家、民间艺人的文化创造力、表现力在群众创作舞、大秧歌等中充分展示,营造以人为本、城乡和谐的多样性的电视文艺格局,引导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审美观。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 责任编辑:晓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d4db0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