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背影》的教学设计

2023-12-08 12: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背影》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背影,谈《

浅谈《背影》的教学设计



作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许多名师在各种场合都讲过《背影》一课。然而蜻蜓点水者有之,过度拔高者也有之。文本解读历来总是众说纷纭,但是最贴切的解读还应该是围绕着文本、围绕着语言文字展开。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当属程翔、黄厚江、韩军等大家,尤其是近年来韩军老师的《背影》一课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赞扬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此处不多加以评论。

文本的解读历来总是争论纷纷,每个人由于阅历不同、感受不同、思考不同,所以对待同样一篇看似浅显的文字会发生迥乎不同的理解,这是非常正常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借助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读出自己的一份感悟,并将这份感悟传递给学生,窃以为这样才是解读文本、学习语文的合理途径。笔者也多次讲过《背影》,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通过这一次讲课,我希望有一个崭新的体会。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我领略到朱自清先生用情真意切、平和冲淡的语言写出了一份竭尽全力,倾其所有的伟大父爱。于是,本堂课,我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查找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来理解那一份尽全力,倾其所有

一、经济上的竭尽全力,倾其所有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家境,满院狼藉”“变卖典质”“亏空”“借钱”“丧事”“赋闲些令人心神悲沮的词语,可以想像父亲当时的经济状况处于极度贫穷的状态,中开销应是能省则省吧。可是,我们来看看父亲在经济上对我的付出:依旧送我回北京念书;给我带的行李多到得向脚夫行些小费;给我做紫毛大衣(自己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的每一件事,对一个普通的父亲而言都是小事,可是对当时的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而言都不是一件小事,他要怎样的筹措、调配,才能让儿子继续没有顾虑、没有担忧的求学?又要向谁借钱,又会有多少亏空,家里还有什么可以典质,还会赋闲多久……此次浦口分别,父亲是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啊。

二、身体上的竭尽全力,倾其所有

《背影》一文的描写重点是父亲穿过铁道为买橘子时的背影。为儿子买橘子是一件普通而又轻松的事情,可是对于朱自清的父亲而言却不是那么轻松。


作者用了精妙传神又不失质朴的动词描绘出父亲的竭尽全力,倾其所有慢慢探身下去他两手攀着上面探身”“可见月台对父亲的身材而言略高了些,不可能一脚踏下去,一脚踏上来;对于父亲的年龄而言,一下一上也属高难度动作。看到朱自清写道:他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我忽然闪现出特种部队训练时那些身姿矫健的士兵面对挑战做出的高难度动作,我的眼角湿润了,因为我和作者一起看到了一个步履蹒跚、体态臃肿的,竭尽全力,倾其所的、衰颜老态的父亲。

三、情感上的竭尽全力,倾其所有

《背影》中父亲的话很少,少到整个送别只与说了几句话;《背影》中的父亲话很多,多到整个送别都在絮叨,遭到我的嫌弃。无论是简单的交流是迂腐的絮叨,都承载着满满的父爱。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既有细腻温柔的安慰,又有慷慨豪迈的担当,一句话足可令儿子定心、安心。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嘱咐对于一个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的成年男子而言实属多余,可这些却是一个在朱自清眼里冷漠、厉的父亲竭尽全力地诉说,倾其所有的关爱。

四、尊严上的竭尽全力,倾其所有

《背影》中节选了父亲的一段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初看漏洞百出:既然身体平安,又为什么告诉儿子膀子疼痛厉害,厉害到举箸提笔都不行了?只是膀子疼痛,怎么会严重到关乎生死,大去之期不远呢?我想,这要先了解一下朱自清先生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分析这封有漏洞的书信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情怀。请允许我罗列一下黄厚江老师整理的朱自清父子之间发生的几件大事:

1915年,包办婚姻,儿子生气。

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亲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家庭困顿,父子别离。 1920年,儿子到南方工作。

1921年,儿子由杭州到扬州工作,父亲代领工资,儿子辞职离去。 1922年,儿子回家,父亲不让进门。


1923年,儿子回家,父子无言,儿子再次离开。 1924年,作者写小说暴露家庭矛盾。

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 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1945年,父亲去世。

从这些事件中不难看出,有近十年的时间,朱自清父子之间是聚少离多,情隔阂,甚至互相埋怨。而父亲作为标准的封建家长,深谙父,至尊也”“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的封建礼法,本是绝不会向儿子低头示好的。可是,我们再来看父亲的这封来信,我身体平安是所有家长对身在异乡的孩子的安慰,为的是免除孩子的后顾之忧;膀子疼痛则是向对自已心有抱怨的孩子示弱,表示自己垂垂老矣,需要儿子的关心;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确是有些夸大其词(事实是父亲又健康地活了二十年),但这里的类似小儿女的撒娇是在呼唤儿子冰释前嫌,尽早归家。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如今做的最大的事情是摘下冷漠、苛厉的面具,放下封建家长的尊严,竭尽全力、倾其所有的去爱儿子。

本堂课我紧紧围绕竭尽全力,倾其所有这个点展开,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思考、去探索,再将自己的收获与同学分享,而老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在必要的时刻增添一些背景资料。由于感悟是从文本中来的,所以学生能真正有所思、所得,从而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b950d8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