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读后感2000字

2023-01-17 01: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超越原生家庭》读后感2000字》,欢迎阅读!
原生,读后感,超越,家庭,2000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超越原生家庭,做真实的自己

原生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穷尽一生都需面对的人生课题,许多的人内心都有一段与原生家庭难以言明,“爱而不得”的痛。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进行自我疗愈?或许《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能够给予我们一个重新看见原生家庭,治愈自己的机会。这本书是美国原生家庭心理治疗师罗纳德·查理森结合多年自我疗愈及对来访者治疗的经验,所写的“非专业性”家庭关系疗愈用书。

对这本书起了推荐的意念,是因为看到网上有小伙伴分享了Ta读本书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着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而很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明白这种幻觉只是因为我在原生家庭的表现。

作为一个没有耐心且极其有自己想法的我来说,改变自己以往在家中的印象,对于家庭人员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难以接受与适应的过程。

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我一贯都是以自己的作风为主,比如对于一个正确的观点,如果家人与我的意见不同且其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情况下,我通常不会采取理解他们并且包容他们的心理,止住话题继续进行应该会是我一贯的作风。

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了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比如坚持做你自己,即使这并不被家人看好;在处理与家人之间的矛盾时,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毕竟他们观点的不同其实并不会对我做自己有什么阻碍;积极主动的去联系家人,在缓解家庭关系之中,我们应该做那个先吃螃蟹的人.......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我都是束手无策的,因为即使我发现并且知道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可是我却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


么,或者我究竟该如何去做才可以减缓并且尽可能避免这种事情不再发生。而如今在一本本书里,我找到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付诸行动之后,我也期待可以有所改善!(文字引自“微信读书”书评)

作为一名家庭关系疗愈工作者,从这些文字中,我看到的不仅是这位伙伴与原生家庭艰难的和解过程,还有自己及来访者的家庭关系行为模式对个体人生的影响。

“对每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即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整个世界观,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塑造的。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

在人生中的某个时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在心理上很少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即使你跟原生家庭远隔重洋,或者离开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过,但是你在自己建立的新家庭中,仍然会重复原生家庭的各种机制和规则。当然,某些具体内容和细节也许会有差异。

例如,你会做很多父母曾经做过的事情,虽然你总是发誓自己绝对不会这么做。毫无疑问,你的父母曾经也发过这样的誓。这种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的穴居人,也许他们也曾发誓再也不像他们的猿人祖先那样生活。有时候,这种希望与先辈不同的愿望会产生有趣的结果。

诚如作者在开篇所讲,原生家庭对每个人都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我们如何否认,原生家庭作为我们出生和学习人际交往的第一个场域,其对个体的影响镌刻在骨肉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而注定无法改变。

“原生家庭心理疗法的正确观点应该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前提是换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原生家庭。”但同时,进行原生家庭心理疗愈需要知道,就像我们的伤口是由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许许多多生命事件造成那样,疗愈伤口也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原生家庭和解并没有什么快效药,也正是如此,原生家庭的课题也成为许多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9db296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