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保护牙齿手抄报内容最新

2022-10-15 23:5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保护牙齿手抄报内容最新》,欢迎阅读!
抄报,牙齿,保护,孩子,内容

孩子保护牙齿手抄报内容「最新」

2015孩子保护牙齿手抄报内容「最新」 1、教儿童刷牙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从六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 刷牙”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幼儿两岁半,此时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第二阶段:从两岁半开始,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站立于幼儿身后,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拂刷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只要家长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耐心指导,相信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不是件难事。

第三阶段:从三岁起,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过渡期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

2、优质牙刷的外观标准:

优质牙刷总体外观:刷头短而窄,刷柄扁而直,刷面平而齐。板状大头牙刷价格再廉不要使,市场上的一些板状牙刷,也就是刷头大而宽,刷毛满而密,毛束间距很小的那种,一般价格比较便宜。使用这样的刷牙方式势必会给牙齿、牙龈造成一定的损伤,如导致牙齿的楔状缺损、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间隙增宽等。此外,板状牙刷由于头大刷不到后牙,时间久了,滞留在口腔后部的食物残渣就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腐败,随后损坏牙齿。由于牙齿的损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能立即见到损害,所以有些人还认为大头牙刷用起来省事、省时间,但却不知时间长了所造成的损害。

3、好牙膏的衡量标准:

一是稠度要适当,从软管中挤出成条,既能覆盖牙齿,又不至飞溅。二是摩擦力适中,要有好的洁齿效果,但不伤牙釉质。三是膏体稳定,在存放期不分膏出水、不发硬,酸碱度稳定。四是药物牙膏在有效期内应保持疗效。五是膏体应光洁美观、没有气泡。六是刷牙过程中有适当泡沫,以便使食物碎屑悬浮易被消除。七是香型、口味要适宜。


4、对牙刷毛的要求:

表面光洁度好;粗细适中,细了易变形,粗了则易损伤牙齿及牙龈,而且弹性不好;头的磨面处是圆滑的。

5、必须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我们不仅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而且要讲究刷牙的方法。如果刷牙法不对头,也可造成流弊,最常见的损害是牙面耗损和牙龈萎缩。人们能否良好地掌握刷牙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手的灵活性。虽然每个人刷牙的手势有巧拙之分,但只要给予充分诱导,一般人都能有效地使用牙刷清洁口腔。儿童的动作比较迟缓,且缺乏耐性,不能应付复杂的刷牙技巧,应教他们使用比较简单的'刷牙方法。至于伤残人士,可能需要采用刷柄设计经过修改的牙刷,方便抓握,或使用电动牙刷。 6、如何检验刷牙的效果:

从预防角度看,去除牙菌斑是口腔卫生的重点。因为牙菌斑是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共同因素之一,如果清除了牙菌斑,也就解决了龋病和牙周疾病的预防问题;同时也使牙结石失去了赖以形成的基础。

检查刷牙效果的标准,就是看牙菌斑是否已经完全清除净。 7、刷牙时刮刮舌苔防胃炎

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致为50%,这种微生物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且在一个家庭内有相互传染的倾向。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更应注意口腔卫生才是,每天晨起刷牙时刮去舌苔,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8、感冒后最好换牙刷:

有的人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经医治而仍绵绵不断,除与个体抵抗能力差外,还可能与其使用的牙刷有关。如果不换牙刷的话,感冒也更不容易痊愈,或更容易反复。因此,牙刷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如果患过感冒,最好将牙刷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更换一把新牙刷。此外,家庭成员的多把牙刷最好不要放置在一起,而是多牙缸放置,这样更有利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9、餐后十分钟是刷牙黄金时间:

一般来说,吃完食物后的10分钟是牙齿保健的关键时期,因为此时口中pH值由6.8降到4.5,酸性达到高峰,此时若未立即清洁牙齿,这些酸性物质就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脱钙现象,造成蛀牙。

10、刷牙不当易得氟牙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702893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