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濂与季布故事中想到的] 关于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

2022-07-12 21:02: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宋濂与季布故事中想到的] 关于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欢迎阅读!
一诺千金,事中,季布,想到,故事

[从宋濂与季布故事中想到的] 关于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



一、

宋濂是明代散文家,文学家。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能去向别人借。每次借书时,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母亲心疼的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着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有一次,宋濂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又是心疼又是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山的寒啊!宋濂说:要是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也就是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所以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由衷地称赞道;年青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二、

季布是秦朝末年的楚地人。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来的。

季布初为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项羽战败后,季布被刘邦通缉。众人因敬慕季布为人,纷纷在暗中帮助他,多方方设法说服刘邦放弃通缉。后来,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季布凭着诚信受到了汉王朝的重用,初任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三、

两则故事说明,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守信用就是守住自己的人格人品。 信任他人,它会让我们感受到亲情是多么的温暖。人总是在不断的抉择中成长,抉择往往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要你身边还有亲人,他们就会帮你做出一个最

1




明智的选择。你就会在付出一份信任的同时,收获到一份亲情与幸福。你会发现,身边有亲人的陪伴与信赖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信任他人,它会让朋友们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难题,何必独自苦恼、独自承担呢?寻找一下朋友吧,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是你最好的知己,他们会同你一起解决难题。你就会在付出一份信任的同时,收获到一个好心情。你会发现,有朋友相陪与信赖多么愉快。

信任他人,会让人际关系变得和谐、美满。你出家门的时候,可把家中年龄幼小的孩子托邻居暂时看管。你就会在付出一份信任的同时,收获到一份支持。你会发现,有个好邻居、好朋友多好,邻居好,赛金宝。少了点猜忌,多了份真诚,人际间的距离近了。

真正的守信,是以能否践约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来判定许诺的真与否。守信者一旦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能够也一定要做到。

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她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有的人总是认为只要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诚实与否并不重要。其实,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也并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结果。由此,反而丧失了坦然的快乐,引来了诸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烦恼。

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做人诚实,事情就会简单得多,人也快乐得多。

信任与诚信,前提都是相信别人并对人真诚。信任与诚信,易讲难做。在现实的践约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位于清华大学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上写着行胜于言。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言必信,行必果者必将令人尊敬、受人爱戴。 (散文编辑:江南风)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c61426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