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教案1

2023-04-13 04:04: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谚语教案1》,欢迎阅读!
谚语,教案

三年级语文《走近经典,走进谚语》教学设计

《走近经典,走进谚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谚语,理解每句谚语中所蕴含的道理,积累并能记住更多的谚语。

2、能在日常生活中在恰当的情境里运用谚语,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谚语的兴趣。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谚语,了解谚语的特点和分类。积累学习类谚语。 教学难点:学会积累并理解谚语,培养对谚语的喜爱。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今天,我们来点与众不同的猜谜,我们来猜猜谚语,看看这些图片使你想起了哪句谚语? (出示ppt图片,学生猜谚语)

预设1:生猜出来了(师:同学们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预设2:生通过提示猜出来了(师:同学们通过老师的提示猜出来了答案,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倾听和动脑的孩子

预设3:生没有猜出来(师:这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谚语,时间有点长,没猜出来不要紧,现在积累也不晚)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简练通俗的传统民间语言----谚语(板书:谚语)

二:了解谚语的含义及分类

师:我知道同学们课下收集了许多谚语,谁来分享一下你收集到的谚语? 生回答交流(5个同学回答共说出10句左右) 师:(问最后一个站起来的同学)你积累了这句谚语说明你喜欢它,那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谚语?

生预设1:我觉得这句话有意思(师引导:是啊,内容挺有趣,那你背这句谚语容易吗?生:容易 师:为什么?生:句子比较短。师:语言简练。那你从这句话中得到了什么道理?)

生预设2:我觉得读这句话告诉我一个道理……(师引导:你真是一个会用心读书的孩子,谚语就是给我们揭示道理。那你在背谚语的时候容易吗?)

师小结:同学们说出了喜欢谚语的理由,这也正是谚语的特点:(板书:言简意赅,揭示真理。)

(出示ppt,谚语的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出示ppt,师举例:比如有一句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 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来年收获就多。这是农民们在年复一年的种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至 今也在对我们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


还有一句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因此蓝色的光被大气散射殆尽,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 以我们所看到的太阳颜色呈胭脂红。由于大气中已经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埃等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过去的时候没有现在科技这样发达更没有天气预 报,人们就是经过反复观察天气与实践而得。对农民的生产人们的出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谚语,你知道“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谚语吗? 生:天气

师:除了气象谚语还有什么谚语?

生:有英语谚语、气象谚语、农业谚语、卫生谚语、社会谚语、学习谚语等…… (出示ppt 谚语分类:有英语谚语、气象谚语、经典谚语、农业谚语、卫生谚语、社会谚语、学习谚语等……)

过渡:我们重点来学习和我们联系紧密的学习谚语。 三:读悟学习类谚语 (一、读+悟)

师: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谚语(自读要求:出声读,不要齐读,读出自己的速度,自己的特点)

(出示ppt5条学习谚语) 1. 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 2.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 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4.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5.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1.自读2.个读3.范读4.男女对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样好,谁能读一下你最喜欢的那句谚语,并说说你从中悟出怎样的道理。

师生交流;读+悟

过渡:我听出来同学们都悟出这样的道理:学习要多问,多读书,多写字,多练习,多朗读。但我觉得拥有了这些好的学习方法还不够,同学们再读读这几句 (出示ppt 4条学习谚语)

1. 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2.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3.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4.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三年级没学过恒字,指导书写恒,讲解恒的源义,恒是会意字,在篆文中二代表天和地,天地之间的是舟,表示心乘着一叶小舟往返于天地之间,经年不变,后来由日代替了舟,写作恒。恒的本义是永恒的,长久的,引申特指恒心)

师:你从这些言语中,又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师生交流;读+悟

过渡:同学们读懂了学习不仅要多读,多练,多写这样好的学习方法还要拥有学习用心专心,勤奋,并且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才能成功。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用心,道理自然悟得明白。我现在要奖励同学们,我们来做游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a652da4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