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社会改革

2022-12-13 01:2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变迁与社会改革》,欢迎阅读!
社会,变迁,改革

第三章 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

914D084 朱恬穎

一、社會變遷與教育之間的關係如何,請加以說明? 科學技術 經濟結構 (影響)

民主素養 政治體制 變遷 教育 (配合) 價值觀念 社會規範 (引導)

() 在意識型態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的動因(agent)

每個國家為實現自己的獨特教育目的,常導致某種社會變遷。

() 在經濟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的條件(condition)

為達成經濟發展目的,社會須從事多種教育改革;這些教育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在 促進經濟發展,但卻間接造成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變遷。 () 在技術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的結果(effect)

技術進步改變了職業結構和人力需求的標準,技職教育和課程也有所調整;也因 大眾傳播技術進步與電腦科技的發展,使教學輔助工具亦隨之改良。

二、請評述台灣教育改革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一、提升國民教育品質

() 延長國民教育年限,促使國中教育正常化

因台灣升學主義濃厚,使得一般人「升學第 ㄧ,文憑至上」的觀念強烈,導致五育無法均衡發展。延長國民教育年限,加強社會統整基礎,充分試探學生能力性向,增進教育機會均等。

() 提前達成小班的目標

發展「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小班教學模式。可減輕教師教學負擔,始

中小學教學正常化,並且加強小班教學研習與經驗分享,提升個別化教學成效,進而發展具特色的優質教育環境。

() 學前教育的擴充

近年來因職業價值改變,衝擊了家庭結構與功能的轉型,國民教育有向下延

伸,即是幼稚教育。以幼兒的福祉及建立幼教機構特色為方向,健全學前教育展,以助於國民教育品質的提升。

() 協助學校行政革新

現今教師專業自主受到尊重,已不是過去權威的制度。學校行政必須採取更

民主化的領導與決策模式,加強行政人員的專業技能,重視績效責任,健全學校校務會議、教師會、教評會、家長會之角色與運作功能,重視多元與彈性。

二、健全技術職業教育體系

() 整個技職教育制度應更具彈性

增加職業教育修課的彈性與課程的統整性,同時擴大教育對象,鼓勵不適於

大學的高中學生轉入技職教育體系。

() 增設各類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重視高教質量平衡發展問題

配合著企業結構的變化且為促進工業與科技的升級,全面提升人力素質並加


強高級技術與服務人才之培養。

() 技職教育應兼重職業知能與人文素養

除了培養各級技術人力以配合國家建設需要,並應增進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

生活與學習能力。

三、重建適合現代社會的學校倫理 () 就師生關係而言

教育必須基於愛心」,教師應該發揮愛心、了解學生,並給予學生適切的

輔導。由於社會文化的變遷,在青少年群體中產生了特有的「次文化」,教師應了解這些次文化的特質,以去導正青少年的偏差發展。

() 就教師的社會腳色而言

社會經濟的提高,教師不是ㄧ昧的追求自利的事物,而不要忘記教師的本

分,本應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能、發揮專業精神,樹立現代教師的社會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962aaa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