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2022-08-07 02:29: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四下《花的勇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四下,教学设计,人教,勇气,花的

人教版四下《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花的勇气》一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品味,和本单元其它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生命”专题。教学本课时,我尝试着紧扣课文中描写花的两个画面,理解作者的心情变化,品悟作品中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体会作家的写作方法,以此来带动朗读,升华情感,进而实现教师略教,学生丰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切实感受作者的心理历程,明白每一次心理变化的缘由。 2、通过研读,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独特用词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鉴赏能力。

3、通过对“拔地而起”这一个词语的感悟,使学生初步感受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勇气,体会作者的震惊和钦佩之情。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回顾学习过的和花有关的词语。 2、结合“拔地而起”质疑。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根据提纲,梳理文章脉络

作者在四月来到维也纳,最初看到草地时,感到( ),因为 );扒开草地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 ),因为( );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 ),因为( );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 ),因为( );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 因为 2、板书:“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提示学生读懂心情变化,理解“拔地而起”。

三、品读欣赏,感悟“拔地而起”。

1、品味“草下藏花”的画面,感受花儿的力量积蓄之美! A、一品语言 对比句子: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数不胜数!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范读,引导比较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B、二品句式

了解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来描写事物的精妙。 C、三品用意

体会草下的小花们在在积蓄力量,等待拔地而起!

2、品味“花的原野”的画面,感受花儿绽放的生命绚丽之美! ①利用课件,引导孩子感受花儿绽放之美丽 ②体会花儿绽放之勇气

从“一下子、顿时”感受到变化快,从“改天换地”“整个世界”感受到变化大)

A、回扣引读:

联系“草下无花”画面,引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板书:冷风冷雨) B、感悟“拔地而起” 出示句子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风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感悟“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无不充满了作者对小花的敬佩。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再品“拔地而起”,理解作者用它来形容花的贴切。 齐读。

四、总结拓展,感悟生命的的意味。 联系本组课文,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丽。 出示字幕: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的勇气!

,那是 的勇气! 学生动笔写后,交流 五、链接原作,延伸阅读。

出示《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片断,引发阅读期待。

天醒来时,忽然窗前一束艳丽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睡熟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 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



板书设计: 20*花的勇气 冷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26622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