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选材如何做到新颖

2022-12-29 03: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作指导:选材如何做到新颖》,欢迎阅读!
选材,新颖,做到,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选材如何做到新颖

关于选材和如何提高选材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注意。

一是选择材料要真实,但也要适当地学会对原始材料进行搬家和移植的处理。我们现在都还是在校小学生,是在初学作文的阶段。我们写作文不同于作家、作家的塑造人物和编排故事。写作经验少、认识问题的程度也很有限,所以我们还是提倡大家从真人真事写起。不过,也正因为我们是孩子,所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并不多,一般的作文题目总是要考虑到这些,而让我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万一真是遇到了一个我们无法去用真人真事写好的作文题,我们又不能不写的时候,我们也可把一些从听说或阅读中间接知道的人和事临时作一些处理,把他人的事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搬给另外的人或另外的场合,以保证把作文按题目的要求写好。

张冠李戴 法就是把姓 人的事搬到姓 的人身上。比方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我和 题中并无一定要写真人真事的要求。你在取材时就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你掌握有三那么材料,通过它们可以从不同侧面表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一主题。但这三那么材料中,只有一那么是现实生活中我与 共同经历过的,其他两那么是我与另外两人分别经历过的。如果照直写,那么或者只能写我和 共同经历的一件事,但这样一来内容就显得薄弱或者写我和三个人分别经历过的三件事,这就要 偏题 我和 变成了 我和他们 了。怎么办呢?有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把我和另外两个人经历过的两件事,搬到我和 身上来,变成我和 经历过的三件事。

这种对材料的搬动和移植一般来说是允许的,只要题目里没明确规定要写真人真事就可以。但我们在搬动和移植有关材料时要尽量不着痕迹,要在情理上让

1 / 3




人觉着自然、可信。曾经有位同学写《见到幼儿园时的朋友》,因找不到有意义的往事和 见面时的欢快情景 就用了搬材料的方法。可他没注意 幼儿园时 具体时代背景)把九十年代学赖宁的事搬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的幼儿园去了,让人一眼就看出了破绽。所以, 材料虽是不得已而 但要 好也并不容易。

二是选择材料要典型。有的同学作文时常有选材一般化的毛病,如写老师,总是局限于 深夜批改作业 病中惦念学生 等等。人们读了,一方面觉得这位老师和那位老师一个样;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广阔教师的精神风貌写出来。也就是说,所选的材料,缺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不够典型。

所谓 典型 ,就是要有代表性,要能说明问题。比方,有位同学想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在动笔前了解到了三件材料:一是农村里的农民都住上了新瓦房,二是农村里的人家大都买了电视机,三是村里办起了农业科技夜校,农民都忙着学科技文化知识。

让我们来和这位同学一起分析分析看,看看写哪件最好呢?第一件:农民都住上了新瓦房,这有点一般化,说不上典型;第二件,农村里的人家大都买了电视机,有了变化,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相比之下,第三件事村里办起了农业科技夜校,农民都忙着学科技文化知识。倒是能从个性(农民都忙着学科技文化知识)反映出共性: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以及富裕后农民的精神风貌。

上面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说明 典型 就是有代表性。另外,要做到典型,还要注意围绕中心思想,选取那些能为表现中心思想效劳的材料。还要防止面面俱到,不要把典型材料 淹没 在许多很一般的同类材料中。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c76718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