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古郡-泰州简介

2022-09-11 21: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唐古郡-泰州简介》,欢迎阅读!
泰州,汉唐,简介,古郡

汉唐古郡-泰州简介

简介

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境内各辖地大多历史悠久,汉置海陵县,五代设泰兴、兴化县,明置靖江县。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前置海陵县,东晋设海陵郡,海陵时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齐名华夏。

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义,因名“泰州”,沿袭至今。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地理坐标位置为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120°33′:西面连接扬州市、北面和东北毗邻盐城市、东面紧依南通市、南面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以及镇江市所辖扬中市隔江相望。泰州引江河集引、排、航等功能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的莱茵河”古泰州城与水紧密相连,城内外水网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为南北长轴,两座城池为其双翼,外城河与城内的玉带河交错环绕,水绕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凤凰,泰州又有凤凰城之别称。

泰州是江苏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泰州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有垛田风光、孤山风景区、泰山公园、梅兰芳公园、东河风景区等。泰州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工贸城市。

泰州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优质银杏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兴化市被国家环保局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姜堰市被江苏省认定为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姜堰市河横村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泰州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83家,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全市近100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三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涌现了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陵光集团、中丹集团、兴达钢帘线、新世纪造船等一批销售突破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企业。其中,春兰(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模总量和效益指标自1996年起连续7年在全省同行蝉联榜首。泰州又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鸦片战争期间群众抗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三进泰州,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泰州。中安轮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碑,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旧址,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1949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白马庙诞生。)等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泰州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


文化名人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宋代教育家胡瑗、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明清评话宗师柳敬亭、清代""黄龙士、文学艺术家郑板桥、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当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都是泰州历代名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曾写下辉煌的篇章。 郑板桥(1693-1766)

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兴化是郑板桥先生的故乡。他勤于政务,清正廉明,同情百姓,与民休息,后因得罪权贵而罢官。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诗、书、画“三绝”。诗文面向现实,关心民瘼,立志高远,通俗易懂;书法融合正楷、录书,掺和了行、草的笔法,形成独特的“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画以兰、竹石为主,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他还善于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同一幅作品上,收到很好的整体艺术效果。 王艮(1483-1541)

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原名银,王守仁为之改名艮,字汝止,号心斋。明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省东台市)人。王艮出身灶户,幼年家贫辍学,18岁后经商致富,24概然有任道之志。从此发奋学习儒家经典,常闭门静思,默坐体会,以自己解悟诠解经典,以经典注释自己解悟。后拜王守仁为师,成为王门弟子中之佼佼者。嘉靖四年(1525年)以后,先后会讲广德复初书院、泰州安定书院、金陵新泉书院等处。王守仁病逝后,王艮定居泰州安丰,开门授徒,阐发以尊身立本为内涵的“格物说”,与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王道论”,逐渐形成为泰州学派。王艮有门人收辑的《心斋全集)6卷传世 施耐庵(1296-1370)

元末明初文学家,名彦端,字耐庵,兴化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自驹场盐民张士诚起义,兴化一带社会动乱,施耐庵迁居浙江杭州等地。社会安定以后回到兴化,不久迁至白驹,死后葬于施家桥。白驹施氏后裔奉施耐庵为一世祖,建有施氏宗祠。施耐庵结合自身的体验,对广为流传的水浒故事进行加工,著成《水浒传》这部古典文学名著。 柳敬亭(1587-1670)

本姓曹,名逢春(一作遇春),明末清初泰州人,后变姓柳,号敬亭。柳敬亭精研说书技艺,受教于云间(今上海松江)儒生莫后光,技艺大进,几达“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的境界,曾在宁南侯左良玉军中作幕僚,南明王朝覆亡后,重操说书旧业。由于亲历破国失家的变故,说书更加感人。且为人慷慨有大节,明末清初的名士多与他有交往。所说书目有《水浒》《隋唐》《三国》《岳传》等,为扬州评话创始人之一。 黄龙士(1651-)

名虬,又名霞,字月天,姜堰人。清康熙明围棋国手,着法在元明以后机沿的成法上有所提高,开辟了后来程兰如、梁魏今、施定庵、范西屏诸家的先路,有棋圣之称。著有《弈括》《黄龙士全图》 刘熙载(18131881)

字伯简,号融斋,晚号窹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于上海龙门书院.一生以治经学为主,特别精通声韵和算术,子、史、诗、赋、词曲、书法无不通晓.著述甚富,《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持志塾言》《昨非集》和《艺概》等多种。 梅兰芳(18941961)

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泰州,生于北京。梅兰芳8岁学戏,10岁时第一次登台,20岁时被上海各界称为“伶界大王"民国4年(1915年)开始,梅兰芳对京剧表现当代题材作了大胆探素,排演时装戏


《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揭露官场黑暗,为妇女的悲惨命运鸣不平。对传统节目也精心加工整理,排演了《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金山寺》《断桥》《打渔杀家》等。梅兰芳突破传统正工青衣专重唱功、不讲究身段表情的局限,将花旦乃至刀马旦的技巧融合运用,除继承传统唱腔外,还编制独具个性的新腔。他的演唱咬字清晰,音色朗润,唱腔婉转妩媚,流畅甜美。对旦角的念白、舞蹈、音乐、化妆、服装也都作了大胆改进与创新,使之更能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形成在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的梅派风格。梅兰芳还曾与卓别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切磋交流,在美国被授予博士学位,是将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盛誉的第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生平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以及自述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等。 高二适(19031977

姜堰市兴泰镇人。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18岁任立达国民学校教员,21岁时为校长。25岁考入上海正风文学院,27岁考入北平研究院为国学研究生,29岁因病回乡为通讯研究生,并任小学校长。33岁应陈树人之邀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办事员、科员、立法院秘书,1937年随立法院入川。1946年回南京后,曾兼任朝阳文学院和建国法商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工专上海分校、华东专科交通学校教员、华东水利学院图书馆职员,1958年因病退职。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65年参与“兰亭”论辩,《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极大。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刘梦得集>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高二适书法选集》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ab939f76a20029bd642d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