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法的三个原则

2024-03-21 14:5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暗示教学法的三个原则》,欢迎阅读!
教学法,暗示,原则,三个

暗示教学法的三个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采用暗示教学法组织教学,使用暗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暗示教学法的内涵

乔治洛扎诺夫对暗示教学法作了定义,指出:暗示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暗示手段,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情感倾向,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充分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暗示教学法的三个原则 1.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愉快是状态下的愉悦,不紧张是精神下的松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每一分钟,学生都在愉快而不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思考,达成这样的原则,必须要创设教学氛围,教室里的学习思考气氛在欢快中进行,在轻松中思考,让学习充满乐趣,让身体感受舒适。

2.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理智与情感统一的原则。 洛扎诺夫认为,无意识心理活动使人能和环境保持平衡,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组合之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必须把学生看作是理性和感性


同时在活动的个性整体,绝不可只顾理性而不顾感性,只顾有意识而忽略无意识。

3.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

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地暗示手段,同时利用其暗示手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教师和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最起码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6bf8144b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