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人教版 高中绘画 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情趣——学画中国画》

2022-06-13 00:5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 人教版 高中绘画 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情趣——学画中国画》》,欢迎阅读!
中国画,学画,人教,绘画,教案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情趣——学画中国画》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2课时 1课时 三、【模块】绘画模块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明确花鸟画尤其是工笔花鸟画的特征,了解花鸟画的绘画过程,通过白描花卉的练习,初步掌握白描的技巧,用笔的轻重以及用线的力度与起笔、收笔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评述等活动,学生发展了对白描花鸟画的欣赏评价能力,通过临摹与练习,增强了用线造型能力,笔墨技巧,以及对画面的剪裁与取舍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运笔行线的体验,增进了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与兴趣,对我国的传统艺术产生深深的敬畏,并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积极推动我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工笔花鸟画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通过白描花鸟画的体验,增进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与兴趣。

难点:白描花卉是线描的方法以及用笔的技巧。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勾线笔、墨汁、熟宣),磁性钉。学生准备8尺寸的熟宣纸画好线的铅笔稿以及勾线笔、砚台和墨汁。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1PPT展示几幅优秀的国画作品,讲述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艺术又是源自中国的。第三是非洲黑人有艺术。此时,请学生思考:

毕加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2)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今天咱们就一直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板书: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二)、讲授新知、增强理解

1)介绍中国画分类:PPT展示一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中国画从绘画题材上可以分为哪几大科?学生通过对作品分析得出,中国画从绘画题材上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

教师总结除了人物、山水之外,一切题材都归入花鸟画的范围,包括花卉、鸟雀、走兽、水果蔬菜、草虫等等。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了解工笔与花鸟画各自的特征。

2)花鸟画简介:组织学生主动发言,谈谈自己熟悉或喜欢的花鸟画作品及作者。学生发言后,教师通过对大家所介绍的画家进行梳理的方式讲解花鸟画的发展:

隋唐时期,人物画发展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发展,社会习俗及审美观念都有新的需求,画家们越来越倾向于描绘画鸟,花鸟画逐渐形成独立的绘画科目。

从隋唐五代到北宋中期,花鸟画以工笔为主(板书:笔墨技法:工笔),描绘细腻生动,色彩艳丽,描绘对象广泛,写实性极强,注重对象的“真实性”,成为花鸟画的主流,北宋中期以后,徐派画风开始发扬光大,工笔花鸟开始衰落,以水墨梅竹为标志的文人画风形成,成为写意花鸟画正式形成的标志(板书:写意)

元代,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所以,水墨梅竹风行一时,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同时,墨法已备,艺术技巧也足以达到了适应这种表现的要求。

明代以徐渭为代表的水墨花鸟的出现是中国写意画真正确立的标志。清代,写意花鸟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达到成熟阶段,题材和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

在这一环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将结合历史知识设置不同的梯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最大程度的展开课堂互动,又使绘画发展与历史兴衰的关系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三)教师示范、分析步骤

1)“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PPT展示自然景物与艺术作品的对比,学生了解到对客观景物的主观处理,也即是对景物的取舍、取景构图的重要性(板书:取景构图:画面取舍、


2)教师示范工笔白描的基本运笔,通过线条的走向,快慢、顿挫、提按等方法(板书:白描用笔:走向、快慢、顿挫、提按),在熟宣纸上描绘出芍药花的花朵、叶片以及茎秆等,采用先画花朵,再画茎秆和叶子的顺序。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练习要求:

1.临摹《芍药》作品,或其它你喜欢的工笔白描作品; 2.仔细观察表现对象的结构特征,注意穿插关系; 3.体会用线的技巧,快慢、顿挫、提按等方法。 练习方式:单独完成一幅作品。

练习环境:教师播放古典音乐,设置情境。 教师在班级内巡回指导,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五)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学生练习完成后,采用多主体评价及过程评价的方式对学作品进行评价。先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幅优秀作品,并对推选作品做一点评,随后由作品的作者交流心得,最后教师补充,并由学生投票,评选出前三名,贴入班级展示区进行展示。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课堂的最后,在对全班同学课堂表现的认可之上,教师采用拓展延伸的方式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简要学习了中国画的分类和工笔花鸟的审美特点,了解的工笔花鸟画的线描技法及绘制过程,须知工笔画需要十分谨慎和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才能把白描画好,不单只是临摹表象而已,读书也是一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 (七)板书设计: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情趣——学画白描画

绘画题材:人物、山水、画鸟 笔墨技法:工笔、写意

白描用笔:走向、快慢、顿挫、提按 取景构图:画面取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4bf7df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