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

2023-01-10 22:3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欢迎阅读!
倾听,引导,学会,策略,学生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

新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热衷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对别人的发言不太关注。这是学生缺乏倾听习惯和倾听意识的典型表现。学生不善于倾听,虽然与年龄特点有关,但如不加以教育引导,会引发各种不良后果。从近处说会影响课堂教学预期效果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从远处说会影响将来的人际交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



一、 榜样示范、潜移默化

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便在心灵上给予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在学生表达心声时,教师一要做到认真听,二要做到不打断,让学生感到你对其见解非常重视。



教师在倾听时,要做出积极反应。专注的表情、赞许的微笑、口头的肯定以及点头、竖大拇指等肢体语言,都可以把承认、接纳和关心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其产生被人倾听、受到重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认识到倾听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教师以认真倾听的态度持续向学生施加影响,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引导他们学会认真倾听、积极反馈。



二、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内容和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引起学生倾听的欲望。教师要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地听要求、听规则,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例如:在五官兄弟游乐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比比看谁猜得对游戏在袋子里装入不同的水果和蔬菜,让学生用摸和闻的方法来猜猜摸到的是什么。学生对这样的游戏喜闻乐见,踊跃参与。为了比出好成绩,他们会专注地倾听老师讲解游戏方法,同时在游戏中认真捕捉现场声音,分析其中信息,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了倾听和领悟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提高语言修养,善于运用语言去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做到语音标准、语调适宜、语态亲切、声情并茂。



能吸引学生认真倾听的教学语言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趣味性: 学生倾听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教学语言要立足于学生特点,重在有趣、新颖,才能吸引学生。



2.条理性:语言精炼,传达信息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






3、独特性:教师要努力形成自身语言风格,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及表达方式的优势,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语速、声高、句式等增强感染力。



三、多重训练、提升能力

倾听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有行为的基础,是确保学习效果的前提。师应注意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倾听能力的训练,矫正不良的倾听习惯和方式,高认真倾听、有效倾听的能力。



结合。坚持先听后说的训练方法,即听后是否能准确领会。首先是复述,重复词语、句子,听别人讲话后说出其中的要点。其次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对问题的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听听别人怎么说、听后说说新看法,让更多的同学有交流倾听思考的发言机会,在互动中从被动倾听转为主动倾听,逐渐养成倾听习惯。



结合。听写是最常用的手段。听得懂方能写得出。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强难度。一是从听写词语到听写句子。当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听写出简单词语的时候,可以将听写的内容从一个词变成一句话。二是从单一听写到捕捉要素。如,老师读句子:小马在洒满阳光的山坡上吃草。要求学生写出小马吃草的地点。



结合。老师说出具有指令性的语句,要求学生按照意思去做。如你把小红花贴在XX同学名字的上方



结合。针对学生倾听时容易出现不专心、没听完就随意打断别人等情况,设计认真听、辨对错的环节。教师说出存在错误的句子,让学生挑出毛病并予以纠正。



四、巧用评价、激励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所以说,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一)以教师评价激励引导

1.强化正面评价,激发倾听欲望。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例如: 这位同学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能说出不同见解,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位同学不但认真听,还能认真想,回答问题真有创意。类似的积极肯定,能促进学生乐意倾听、认真倾听。



2.抓住关键节点,促进习惯养成。遇到教育的关键节点,要不失时机加以引




导。如A同学发言时,B同学不认真听,却急切地举着手、嘴里喊着老师、老,迫不及待地要求发言。等A同学说完,老师可以对B同学说:他说得那么好,你没听到,真是遗憾。如果你认真听了A同学的发言,相信你受到启发会说得更好!表扬A同学的同时,引起B同学的反思,更是对其他学生的教育通过抓住关键节点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提高自己表达能力的需要,从而进一步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二)以学生评价自我反省

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一是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倾听习惯。比如:教学活动之后,让学生在书上的反思与评价栏里围绕我能认真倾听、我能积极发言等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对照自己的课堂表现给自己进行适当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对别人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表示赞许。如让学生根据上课认真倾听并能积极思考、精彩发言的情况,互相评选出最灵敏的金耳朵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朝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长期的指导、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及时引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强化训练,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倾听良好习惯,逐步提高倾听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d96420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