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与神话传说

2022-04-03 19:1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与神话传说》,欢迎阅读!
神话传说,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与神话传说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1-2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520,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给他一颗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月饼的由来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1-2]

那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我来告诉你:也是一个传说《后羿造饼》

嫦娥到了月宫后,异常思念丈夫,而后羿也日思夜想,期望能再见到妻子。一天,一位仙人向后羿指点了方法: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用面粉作丸,团成如圆月的形,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嫦娥的名字,三更时分,嫦娥就可以回家团聚。后羿照做,果然见到了从月亮中飞来的嫦娥,夫妻重圆。这种面粉做出的圆团后来就演变成了各式 吴刚伐桂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著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如果吴刚


不砍光这棵月桂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桂树旁,"唰”的一声,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重新地生到树上去了。于是,从此之后,每当吴刚快要砍光桂树的枝叶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

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亮树。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谁拾获这片月桂树的叶子,谁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银珠宝。 玉兔捣药

相传嫦娥奔月时抱起她最爱的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掌故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古诗词欣赏: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⑴。又疑瑶台镜⑵,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⑶,桂树何团团⑷.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⑸? 蟾蜍蚀圆影⑹,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⑺,天人清且安⑻. 阴精此沦惑⑼,去去不足观⑽。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⑾

《嫦娥》 《中秋月》 (宋)苏轼

云母屏风烛影深⑵,长河渐落晓星沉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嫦娥应悔偷灵药⑷,碧海青天夜夜天。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中秋》 (宋)戴石屏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月亮为什么会阴晴圆缺

首先,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阴晴圆缺,称为月相的变化,又称为盈亏。其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在农历初一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球暗的一面正对著地球,因此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在初七(或初八)时可以看见半个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或十六),月球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满月」或「望」;二十二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下弦月」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是一个农历月。 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而这三者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约为27.3),同时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此为次要原因),使得月相变化的周期大于27.3,约为295天。


月球,

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年龄大约已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已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1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9月美国“阿波罗11"宇宙飞船返回地球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海水的自然涨落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潮汐.当月亮到达离地球近处(我们称之为近地点)时,朔望大潮就比平时还要更大,这时的大潮被称为近地点朔望大潮。 科学家已经就潮汐对地震的影响猜测了很长的时间,但还没有人论证过它对全球范围的影响效果,以前只发现在海底或火山附近,地震与潮汐才呈现出比较清楚的联系。研究者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断面层潮汐压力处于高度密切相关,猛烈的潮汐在浅断面层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引发地震。当潮很大,达到大约2-3米时,3/4的地震都会发生,而潮汐越小,发生的地震也越少。该文章的作者伊丽莎白.哥奇兰说:“月球引力影响海潮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发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造成的压力波动而提前或推迟.”该文章另一位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约翰.维大说:“地震起因还是一个谜,而这一理论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解释。我们发现海平面高度在数米范围内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会显著地影响地震发生的几率,这为我们向彻底了解地震的起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哥奇兰等人首次将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并计算,并对地震和潮汐压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采用的计算方法来自于日本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田中.田中从1977年至2000年间全球发生的里氏55级以上的板块间地震中,调查了2207次被称为“逆断层型”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等记录,以及与发生地震时月球引力的关系,结果发现:地震发生的时间,与潮汐对断层面的压力有很高的关联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断层错位时,发生地震次数较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976cd7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